陸國龍
摘 要: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而地理學科的空間性、綜合性和學科交叉性等特點決定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必將在地理教學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也暴露出了種種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學習的是地理環境中與我們聯系最為密切的事物和現象最基本的指示,它展現的是我們身邊五彩繽紛的世界。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憑借生動、形象、個別化以及良好的交互性等特點,而成為高中地理生動性、實用性和實踐性的最佳展示手段,從而為改善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信息交流、改革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上提供了多種可能途徑,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創設必要的空間和時間。
一、多媒體技術給地理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每次技術革命都會促使事物發生質的飛躍,因而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告別了“黑板+粉筆”,而且促使地理教學內容和地理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多媒體的信息傳遞功能遠比教師自身傳遞信息的功能強大,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容量。計算機是多媒體的首腦,操控著視覺和聽覺信息的收發,速度快,操作靈活。多媒體教學的操作優點是多種媒體交互使用,迅速而方便。多媒體教學不但體現傳統單媒體的功能,而且通過三維影視可以宏觀縱覽地理環境,可以微觀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標本,使地理課堂比較生動和直觀地模擬地理現實。地理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交叉、重疊或反復使用不同的媒體。如講西北地區內蒙古草原時,放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和一段草原放牧的影視,不僅加深教學內容的學習,還調節了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狀態。講述高中地理《“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用多媒體的幻燈和影視功能教學,交互運用自然帶的分布圖、圖片和三維影視,可以一邊展示自然帶,一邊進行相應的分析、綜合和提問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理性的知識。所以,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獲得了豐富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了地理課堂教學容量,獲得較佳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教學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一方面,多媒體的多功能直接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變化促使學生調整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多媒體教學速率明顯加快,教學環節和信息變換頻繁,學生必須作出快速反應,學習習慣隨之而來。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時,應該提示學習環節,如做筆記、看圖、閱讀、思考、活動,設計好自動播放的時間,留有足夠的學生活動時間,讓學生盡快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我的課件把要做筆記的內容設計成稿紙和筆的圖形,把閱讀環節設計成人頭和書的圖形,把思考問題設計成問號回旋動畫,當這些標志出現時,學生就會迅速進入該學習活動環節。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已成為地理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從我校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看到,現代化教學手段不但使課堂教學的形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且對教育的主導者──教師的要求也更高。我們地理教師要為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出高質量的視聽產品。這些產品具有即時教育性、教師個性、交互性和因材施教的特點,是市場的多媒體產品不能代替的。課堂教學課件應是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采用集體創作的高技術多媒體模塊,結合自身特長和經驗,編輯出可隨時修改的課堂教學課件。因而,我們盡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計算機軟件設計課件。教學課件要從符號、圖形、色彩、聲音、節奏等多方位的視覺和聽覺心理功能進行設計和開發,還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環節選擇最合適的媒體。優質課件并不單是課件的先進設計技術和良好的視覺聽覺效果,而是把教學內容、學情、經驗與課件設計技術結合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使教學原則和素質教育達到較完美的體現。
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多媒體教學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的表現形式,但它代替不了教師的課堂現場教學經驗和智慧。目前,我們正在尋找多種學習方法對高中地理每一知識塊進行課件設計。例如指導學習“太陽外部結構”知識塊,設計了綱要信號法、列表比較法和簡圖附注法的課件進行教學。另外我們的資源庫有自己設計的多種學習方法介紹和可操作步驟,能隨時復制到課件上。運用計算機以及網絡進行備課和設計課件,采集、處理和創新信息,測評教學,課堂授課等等,對于教師個體來說,是一個龐大工程,每個教師都學會制作復雜和高難度的多媒體教學產品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師群體分工合作來建造多媒體教學產品和資源庫。因而地理教師要相互協作,體現教師的合作精神,具體分工,分別負責課件的基本板書、課件的素材模塊(即以教學內容分類索引的圖片、視頻資料片段)、題庫,發揮教師的各自特長和智慧,創造出高技術品質、能體現教師豐富教學經驗、具有創新特色的多媒體教學產品,減輕個體勞動強度,實現教育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