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要】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英語教師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充分開發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拓寬學生樂學渠道,進而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促進師生素質的共同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策略
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和可以人機互動的特點,搭建教改平臺,把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有機整合,使英語教學真正做到走出課本、跨出課堂,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以Environment Protection(環境保護)這一單元為例,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及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展示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本課為基礎英語課,選自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公共課精品教材《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Environment Protection,主要圍繞環境保護這一話題進行探究。環境保護是當下的熱點話題,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是學習英語的良好素材。
通過對閱讀材料《Our Mother – the Earth》的學習,不僅使學生意識到當今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增強社會責任感,而且能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使其掌握一些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培養用英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
二、教學策略
本課以信息化教學為手段,通過網絡、電子圖片、視頻、音頻,以及PPT展示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受到沖擊,提高英語學習興趣。主要采用了情境模擬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及合作學習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各種英語學習氛圍,全面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三、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奠基礎。網絡上有大量的英語學習資源可供我們利用,這些資源能充分發揮各種媒介的特長,通過圖像、視頻、音頻、文字等多種形式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前,我先給學生發布導學案,讓學生明確目標、任務,把握主題。鼓勵學生上網查詢與環保有關的課外知識、搜集環境污染圖片、觀看環保微視頻,引導學生通過有道詞典、百度、搜狗、自主學習平臺等網絡形式,自主學習,預習單詞、短語和句型等,幫助學生將搜索到的學習資料加以整理、歸類,為本課學習奠定基礎。
2.課堂教學講策略。
(1)巧用多媒體,營造樂學氛圍。俗話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伊始,我先播放一首悅耳動聽的英文歌曲,在優美的旋律中進入本課的第一個環節:Lead-in (導入)。把在課前利用網絡資源及多媒體手段收集的多幅顯現地球污染前后對比的圖片,以課件播放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觀看,然后又播放了一段英文環保宣傳短片,視頻中描述了由于人類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及危害,在給學生帶來強烈視覺、聽覺刺激的同時,使學生對環保有一個直觀的體驗,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環保的必要性,進而引出本課所講閱讀材料Our Mother—the Earth。這樣通過圖像和視頻導入,創設情境,既形象直觀,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知識殿堂。
(2)加強學法指導,注重能力培養。
1)閱讀能力的培養。英語學科無論是教學還是考試都非常注重閱讀能力,而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有能力通過課外自學擴大知識的攝取量,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本課中,我對閱讀材料進行整理、加工,利用多媒體制成課件,重點通過Fast reading、Careful reading、Practice三個環節,以連線搭配、圖表、選詞填空等方式,指導學生使用skimming和scanning 兩種技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句子、文章大意,使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方法,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平板電腦,通過網絡計時、實時成績反饋、網上互動及平臺監控等系統,學生不但可以了解自己的閱讀速度、答題情況,還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情況。這有助于學生開展競賽,提高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實時掌握,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
2)交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在Discussion和Role-play兩個活動中,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除去要達到課文理解這一基本目的外,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相對真實的交際氛圍中進行口語表達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其用英語進行交際及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既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又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活動中,由教師或者指派學生拍攝視頻,留作紀念,激起學生參與欲望?;顒咏Y束后,采用小組自評、組間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評出“最佳表演獎”、“團隊合作獎”等不同獎項。以評價促發展,激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參加。
3.課后拓展促提升。課后拓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二者的有機結合,能讓學生的探究從課內走向課外,視野得以開闊,素質得以提升,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布置了這樣一個拓展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進一步搜索相關圖片、文章等環保信息,制作環保宣傳海報并進行校內展覽。進一步滲透環保理念,增強環保意識,既延續了主題,又提升了能力。
本課我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借助多種媒體資源,巧妙地把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創設情境,實現了“做中學,做中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融趣味性與教學中,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陳至立.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教育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報,199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