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萍
摘 要:本文通過對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環境教育狀況的問卷調查,探究高職院校教師環境意識、環保行為及開展環境教育的狀況,并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師;環境教育;調查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 G40-05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5-153-2
0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種環境問題頻發,環境教育也因此被日益重視。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基本手段,也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近年來,環境教育也迅速地發展起來,作為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有必要全面地進行了解其教師的環境教育狀況,為此我們對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進行了環境教育狀況問卷調查,為進一步探討在高職院校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依據。
1 調查對象及樣本說明
本次調查以我院不同系部,不同職稱、不同教齡的教師為對象。共發放問卷90份,回收有效問卷86份,有效回收率95.6%。樣本基本情況見表1。
2 問卷設計方法
問卷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主要了解教師性別、教齡、專業、職稱、學歷等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的狀況。問卷設計以選擇題為主,主要包括教師對環境教育的基本認識、教師環境意識與環境教育能力評估等內容。
3 結果與分析
3.1 教師對高職院校環境教育的基本認識
問卷中有4項內容是對高職院校環境教育基本認識的題目。當問到如果在高職院校開展環境教育您是否支持時,90%的教師選擇支持,10%的選擇無所謂,沒有人選擇反對。在問到抓好環境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時,讓人驚喜的是100%的教師認為有益,沒有一個教師選擇有害或無關,說明教師都很認同環境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及社會上最需要進行環保教育的群體時,教師們是各執己見,39%的人認為是地方一把手,34%的人認為是普通百姓,27%的人認為是地方領導。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們國家環境教育的不到位,從地方一把手,到企業領導再到普通老百姓環保意識較弱、環保態度和環保行為不積極。
3.2 高職院校教師環境意識與環境教育能力評估
意識是一種思想和觀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維和情感等因素;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也是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對待環境的態度決定了環保行為的實施情況。
①教師的環境素質能力
教師的環境素質能力包括了教師的環境意識及教師參與環境教育的意愿。首先從教師環境教育參與意愿來看,有67%的教師愿意參與學校或社會組織的環境教育活動,13%的教師沒想過,15%的教師認為環境教育與他們所教的課程關系不大,而與別的課程關系更為密切,5%的教師不愿意參與其中。表明大部分教師還是有比較強烈的意愿來參與環境教育。其次從教師的自我環境意識來判斷,有69%的人認為自己的環境意識比較強,經常談到,但具體的環保行動做得并不夠,51%的人認為自己的環境意識很強,能夠以身作則,沒有人認為自己的環境意識不強。
②教師環境教育教學組織實施能力
要做好高職院校的環境教育,既與教師環境教育的組織形式有關,又與教師環境教學方法、手段有關,同時與教師有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環境教育學習或培訓有關。在接受調查的教師中,93%的教師沒有參加過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環境教育培訓,僅有7%的教師參加過系統的環境教育培訓或學習。針對大學里環境教育所選取的最好形式,32%的人選擇外出參觀,實地調查,29%的人選擇錄像、視頻教學,以現實生活中的鮮活的案例為素材,18%的教師認為要以課本為主,普及環境知識,21%的老師認為在普及環境知識的同時,要結合錄像視頻教學鞏固基礎知識,再輔以實地調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③學校對環境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高職院校開展環境教育,離不開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及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當問及學校領導是否支持環境教育時,88%的人選擇了不知道,9%的教師選擇應該支持,3%的教師選擇不支持,并在選項后面注明原因( 環保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程,短期內看不到政績)。當問到在教師的繼續教育中對環境教育的看法時,60%的教師支持在教師的繼續教育中將環境教育類的課程作為必修內容來學習,13%的教師表示沒想過,23%的人表示基本贊成,不贊成的有4%。
4 結論
①大多數教師都具備良好的環境教育品質,對環境教育有正確的認識。
②學校對環境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學校領導對環境教育不夠重視,缺乏對環境教育師資的系統培訓。
③高職教師的環境意識、環境教育水平與教師的職稱、學歷、性別、教齡沒有關聯性。教師們的環境意識與環保行為也不一致。
5 對高職院校環境教育的看法與建議
5.1 發揮高校的整體教育功能,加強環境教育,起到“教育一代,影響幾代”的效果
當今的環境問題不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不僅要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研究問題,也要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去探求其產生并逐漸惡化的人文根源;同時環境教育也是一門跨學科的以環境科學為基礎,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交叉構成的綜合性教育體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高職教師應該不分學科、不分專業的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但是在環境教育的具體實施中,因各種原因,高職院校的環境教育并沒有在校園很好的落實。因此學校應建立一個統一的組織部門,來協調并制定相關的環境教育計劃、目標,把高職院校的環境教育落到實處。
5.2 對高職教師進行系統的環境教育培訓,要求教師積極參加環保類社會公益活動,著重環境教育的實踐環節
環境教育是終身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要“為人師表”,加強環境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環境素養,才能影響學生的環境意識。教師不但要“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當下,生態環境在日益惡化,環境問題頻發,資源浪費嚴重,因此保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高職院校也應義不容辭。隨著教師的環境素質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的環境素質也會跟著提高和加強。
5.3 加強環境教育的科學研究工作,讓環境教育成為學校的特色教育
高職院校應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開展環境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探討新形勢下環境教育的新特點,了解國際環境教育的新動態推廣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編寫高質量的實用的環境教育教材,特別是開發環境教育的校本教材,讓高職院校的環境教育邁上一個新臺階。
5.4 加強高職環境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環境教育活動的參與者與組織者,教師的素質是學校環境教育的關鍵。第一,學校要引進環境專業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充實師資隊伍、提升整體環境教育水平;第二,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師資源,重點挑選若干名有發展意愿并有成長潛力的教師,引導其轉向環境教育。
參 考 文 獻
[1] 鄒曉涓.高校教師環境意識調查與環境教育問題研究[J].浙江教育科學,2015(05):6-9。
[2] 朱亦仁,等.中學教師環境教育情況調查分析[J].重慶環境科學,Vol.25.No.2.Dec.2003.
[3] 鄒曉涓.高校教師環境意識調查與環境教育問題研究[J].浙江教育科學,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