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 要】當前,城鎮化成為了實現國家富強的必經之路。在實施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僅僅依靠于國家政府部門的支持是不夠的,這就需要金融力量的支持。文章在分析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金融支持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湖南的省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
【關鍵詞】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湖南
一、緒論
“十二五”以來,湖南省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大力推進金融業改革創新,努力優化經濟結構及金融發展環境,切實增強資金保障能力,為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擴張及產業結構優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包括支持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數量的增加和城鎮規模的擴大,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的建設,城鎮經濟持續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等等。當前,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其在支持新型城鎮化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201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73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20.1萬人,城鎮化率為49.28%,這離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要求還要不小的差距。
二、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渠道不通暢
在城鎮化建設中,要實現農村人口轉移成城市人口,進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等項目都需要巨額的資金來支持,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周期長、資金占用額大的特點,僅依靠財政支持是很難支撐項目建設的,必須有更多的資金支持。大多數的縣級政府財政只能維持政府機關的運轉,能為城鎮化建設提供的預算資金極少,沒有形成財政投入城鎮化建設的正常增長機制。政府在進行土地出讓時沒有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大部分城市的建設投資公司在投資回報預期不明確的情況下,民營資本往往不愿意投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導致了投資的主體單一??h級政府無權發行市政建設公債,無法直接從市場上進行融資,導致了直接融資的比例較小。此外,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權由省級銀行擁有,縣級商業銀行對縣級政府的貸款無審批權,而且縣級擔保體系不完善、擔保能力不足、缺乏規范、透明、可靠的償債規劃,加大了縣級政府從商業銀行中取得貸款的難度。
(二)對農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城鎮化建設不僅僅包括現有城市的開發和發展,也包括了新城鎮的開發與建設,即農村城鎮化。進行農村城鎮化既符合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也符合湖南省農村面積廣、城市密度不足的情況。而且城市本身的發展進程也會受到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剩余產品析出的影響。所以,如何解決農村城鎮化的問題也是湖南城鎮化發展的難點之一。農村城鎮化的發展也依賴于金融的支持,而金融支持不足正在制約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同時,湖南省農村金融政策也缺乏明確的城鎮化導向,金融機構對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支持比較有限,未能有效的解決農村城鎮化的資金缺口和農業融資難的問題,對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支持不足。
(三)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相比更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而在湖南省城鎮化發展的現階段,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資源配置方式是不合理的,農村地區享受的金融資源與城市區域所享受的金融資源相比是不平等的,存在城鄉分割的現象。在很長一段時期中,湖南省的發展重點集中在城市區域上,農村地區徘徊在政府政策的關注范圍之外,這樣嚴重傾斜的城市政策導致了城鄉發展極度失衡。對于城市區域而言,金融體系的結構和功能基本上能夠滿足經濟的發展需求,能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而對于農村地區來說,情況恰恰相反。以發展農村金融為目的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進度緩慢,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強,農村地區金融機構分布稀疏,功能弱化,服務手段以傳統業務為主,其它金融業務發展緩慢,金融供給能力低。這導致了財政金融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農村發展,金融機構無法充分發揮支持力量,農村地區城鎮化建設的資金缺口得不到解決。
(四)產業支撐力度不夠
湖南省產業布局缺乏區域統籌,普遍存在地方各自為政的現象,職能分工不明確,綜合競爭能力不強。全省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仍然較多。企業對技術創新改革的投入力度不夠,新工藝的引進、研發和應用等工作較為滯后。政府對相關技術支持、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不足,缺乏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革與產業結構的調整的有效引導。2014年湖南省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6:46.2:42.2,呈現出“二三一”的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占比較低,服務行業的發展滯后,服務功能不強,且各地普遍存在生活服務業配套設施不足、布局不合理的情況。由于產業的基礎性支撐度不強,農民工進入城市后缺乏長期就業謀生的保障,再加上城市生活環境的惡化和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導致農民進入城市發展的愿望不強。
三、金融支持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措施
(一)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城鎮化建設中融資渠道不通暢的問題導致流入城鎮化建設領域的資金數額滿足不了城鎮化建設需求,嚴重制約著城鎮化的發展。而且新型城鎮化與起傳統城鎮化相比,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資源的節約,走綠色和諧發展道路,這對資金需求方面有著更大的需求。通過結合湖南省實際情況,借鑒上文所分析的國內外發展經驗,我們可以得出要解決城新型鎮化建設中的資金缺口,滿足城鎮化建設的需求,就應該發展多元化的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商業化,走向市場化投融資。
首先,要加快與城鄉一體化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加大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縣城、小城鎮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信貸資金投入到城鎮化建設中,建立由政府引導的、市場運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作用,引導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其他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共享資源平臺,使得更多的資金流入城鎮化建設領域。其次,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優化農村金融發展環境,促使更多的金融機構入駐農村,擴大農村金融服務的范圍,豐富農村金融產品的種類;規范發展以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小銀行,支持大中型企業、國有銀行控股組建村鎮銀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鼓勵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縣域設立營業網點,吸收存款用于縣域發放貸款。此外,還可以學習廣東省的發展經驗,建立城建投融資體制,積極吸引民間資本與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發展新的城鎮化建設融資模式,如BOT,TOT等項目融資模式。
(二)逐步完善金融支持體系
由于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資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導致了城鄉分割的問題,這與新型城鎮化所要求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相悖。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解決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問題,應該優化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資源的配置方式,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金融作為解決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的重要融資渠道,應該充分發揮融資服務功能,整合金融資源為城鎮化建設提供服務。各金融機構應該明確各自的主要服務范圍,避免金融資源的重復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湖南省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層次性跟地域性,金融需求主體對于金融產品及服務的要求也表現出了較強的多樣性,不同層次的金融組織也應該根據自身特點發揮出不同的功能。因此,我們可以得知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道路是不斷發展金融體系的多樣性,實現金融服務功能的層次性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良性競爭的、可以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型城鎮化金融體系。這個體系應該由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非正規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金融機構組成,并且形成多元化的相互獨立又相互補充的金融服務網絡。而且,在這個網絡內的金融機構應該根據服務對象和金融資源的特點,明確地劃分出業務范圍,針對自身的優勢條件確定相應的主要服務領域,對各自的服務功能進行定位,細分市場,在交叉領域展開良性競爭,提高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
(三)加大對農村城鎮化的金融支持
為了推動湖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應該加強對農村城鎮化的金融支持,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的發展。而要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解決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剩余產品析出等問題就必須完善現有的農村金融服務,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的農村金融體系。而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引進多元化的農村金融組織機構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促進金融機構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擴大金融服務的供給。因此,我們應該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引進多元化的農村金融組織機構,進行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擴大農村金融服務的范圍、種類及數量,以滿足農村城鎮化建設的融資需求。同時,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應該對農村金融的發展給予有效的扶持政策,把農村城鎮化作為金融機構信貸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重點。政府應該明確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方向,引導金融機構將農村城鎮化作為新業務的擴展領域及信貸投放的重點,引導金融資金流向農村城鎮化地區,并要求政策性銀行加大對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支持力度,強化其支農職能。
(四)優化產業結構
要解決城鎮化建設中產業支撐度不強的問題,應該優化城鎮化建設中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城市化的進程。產業是城鎮化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鄉協調發展都離不開產業的支持和帶動,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也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新型城鎮化要求我們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發展為原則,走科學發展、高效集約、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的城鎮化建設道路。因此,我們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園及高新園區的政策及金融支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升級,推進企業重組;培養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條,發展核心企業,走信息化帶動新型工業化產業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新經濟產業;加大對城鎮特色產業、龍頭產業的扶植力度,積極開展符合企業需求的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基礎產業和制造產業為制成的產業結構,使得信息城鎮化建設具有強大的產業支撐。同時,積極發展服務行業,在發展提升傳統第三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以為現代生產生活服務為中心的高層次第三產業,充分發揮湖南省本土特色文化產業的作用,實現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產業大省的跨越。最后,加快推進農業的發展,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黃勇,謝朝華.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效應分析[J].理論探索,2008(3):91-93.
[2] 張瑞懷.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思考[N].金融時報,2012-11-12(10).
[3] 吳超,鐘輝.金融支持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在哪里[J].財經科學,2013(2):1-10.
[4] 李新星.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