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萍
【關鍵詞】 高效課堂;營造氛圍;師生關系;教師形象;
教學方法;學習興趣;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067—01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教學創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獲得知識、能力、情感、思維等不斷增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呢?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課堂氣氛是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教學改革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塑造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在語文課堂上,微笑可親地去講課,就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老師而言,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拒絕矯揉造作,要不得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就會愛屋及烏,學習的興趣增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就會明顯增多,學習的效果和收獲也就顯而易見。
現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扼殺了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之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顯示的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影響學生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自信。有些老師總愛板起面孔去說教,去進行知識的教授,那多半可能是教師自己覺得魅力不夠,這種運用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有時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往往不能持久,知識的學習也就說不上有多好,有多扎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使教學方法多樣化,盡可能用藝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活課堂氣氛。如,悅耳動聽的音樂、風趣詼諧的寓言、直觀形象的錄像、寓意深刻的典故等都可融入到教學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激發濃烈持久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能有效激發濃烈持久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活力也會煥發出來,學習效果明顯。
五、采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
評價不是教學目的,而是一種教育學生積極向上的手段。要使評價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學生的良好反響,應注意采用多種評價,讓課堂煥發出濃濃的人文氣息。例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意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以及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評價等等,來感化、啟發、激勵、鞭策學生,使他們受到鼓舞和教育,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老師在平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不恰當的評價方式,就會導致學生不自信,課堂氣氛沉悶,缺乏創新,大大影響了語文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該充滿激勵和關懷,在適當的時候,因人而異,也應該進行適當的拔高評價。小學生一方面健忘,一方面爭強好勝,他們往往不大關心以前是怎么做的,他們更在乎眼下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在平時的工作中,老師多贊譽,多一些夸獎,對孩子的學習有百利而無一害,雖然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明白,自己沒有老師說得那樣優秀,但他們會努力的,爭取達到老師對他們期望的高度。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