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坤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將寫作能力以及對應漢字的標準化發音逐步重視起來。教師如果不能在此時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學生在后續的語文學習中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讀與寫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以促進小學生語文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實踐教學
由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學生在接觸語文知識過程中的初級階段,并且教學安排也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更要根據這段時期的實際教學情況安排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而對對應詞語的讀與寫則是基本的教學模式,因此具體的語文教學還需要將這種形式策略運用到實踐教學中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1.讀與寫不能有效結合,限制了學生的學習
由于小學階段所學習的一些語文知識主要集中在對基礎漢語的掌握和使用上,并沒有過多地牽扯對漢字深層次意義的探討,因此一些教師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就會人為地將對漢字的讀與寫割裂開來,這樣學生對詞語的整體掌握就會出現斷層。比如一些學生了解了漢字“簇”的發音,但是卻在使用中無法正確書寫,這種現象在具體的語文學習中并不少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更加全面,也就是說不論是從特定詞語的含義掌握還是具體的實踐使用和正確的書寫,都必須是配套存在的,絕不可以人為地隔離這些方面。而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不能將讀寫結合起來進行實踐教學。因為學生對漢字的學習首先需要對漢字的基本結構有大致的了解,但是因為前期的基本認識停留在很模糊的狀態,因此后續要想在運用漢字時準確無誤地去書寫,就必須加入必要的書寫過程。
2.學生的表達能力不能施展開來
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有限,造成學生在實際寫作運用一些詞語時存在著語言使用不夠完整的問題,同時由于學生不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很好地運用在人際交往和具體的寫作中,因此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也就很難得到保證。所以說教師在此時的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對語言讀與寫的掌握,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字的印象,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對應詞語在文章中的使用有及時的感知。其實之所以該階段學生的表達能力不能施展開來,主要原因除了學生的知識能力不夠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師不能將語文教學中讀的方面同寫的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以保證小學生在此時可以基本擁有良好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基本的識字能力和對中文的簡單運用能力,從對中文的拼音和簡單漢字的認識與寫作再到對簡單詞語的運用組織等等,這些過程都是這個時期需要掌握的重點,但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現階段語文的教學主要是重視語文的基礎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安排其實也是為了兼顧學生在學習上可以從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出發并且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總結,而語文學習最應注重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意識,如果此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表達意識,那學生在平時課堂中所學到的一些詞語就不能在實踐中得到運用,所以說具體的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練習對小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師的教學更要做到注重語文的讀寫兩方面,并且將讀的過程與寫的過程有效協調起來,比如學生學習了歇后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運用該歇后語時必須首先明白該歇后語的含義,再合理運用,因此讀與寫的過程必不可少。
二、如何將讀寫結合融入語文實踐教學中
1.全面把握該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況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足,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適時進行對應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在該階段學習中對相應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成語的使用、一些不常用文字的發音情況等等都可以作為教師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向。而讀與寫在整體語文知識的學習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可以對具體詞語進行朗讀后再去寫作,這樣就可以基本了解一些常見文章的寫作方式和一些關鍵詞語的恰當運用方式,而語文的實踐教學也是要求學生可以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靈活運用這些類型的詞語去表達自身的想法,因此讀與寫應該聯系更為緊密,并且共同保障良好的語文教學效率。
2.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
首先讀與寫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必須讓學生能夠基本掌握一些基礎語文知識作為后續學習的依據和動力,比如學生對漢語拼音沒有掌握好,就不能正確地書寫對應的漢字,沒有掌握漢語拼音的讀法,也會影響學生后續的語文學習,更別說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去促進語文實踐教學的發展了。所以說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采用讀與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之前,還必須注重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輔導,以保證學生可以基本掌握語文知識,同時也可以為后續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教師需要及時與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互動
由于實踐教學需要實踐主體之間有一定的交流,才能基本滿足對應的教學要求,而小學生在面對語言學習初期的基本現狀時更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良好的教學指導,比如對應文章大意的劃分依據、成語的由來等等都可以作為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組成部分,而教師采用讀與寫結合的形式主要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因此在學生基本具有這些要求后,要想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效果還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這樣語文的實踐交流才能夠得到應用和體現。
總體來說,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保障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對應的語文知識,而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因素也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并且學生需要自發地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而后續的語文教學中必須盡量將讀與寫的頻率控制好,保證學生在對詞語的正確發音和使用上互相促進,實踐教學中也需要學生不斷掌握新的語文知識以應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王靜艷.淺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1(7).
[2]印金萍.重拾合理的傳統做法:也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0(6).
[3]王凱紅.例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點[J].小學教學參考,2010(33).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