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可人
摘 要:早期閱讀教育作為幼兒園語言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且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幼兒早期閱讀理論研究的滯后,早期閱讀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為此,本文先解讀早期閱讀的概念,再探討早期閱讀的意義,分析其目前存在的誤區和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早期閱讀;指導策略;閱讀環境
一、早期閱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目標較為片面化、單一化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士對早期閱讀的理解上還存在一定的片面認識。有的把閱讀當成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有的人直接把早期閱讀等同于早期識字,使得早期閱讀的目標非常的單一與片面化。主要表現為:(1)家長過于注重幼兒的識字能力,而忽略幼兒在閱讀中的體驗與感受。(2)是把早期閱讀作為唯一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或手段,過分強調了認知。
2.適宜材料的缺乏性
在早期閱讀中,閱讀材料是至關重要的。而調查發現,現在市面上關于3~6歲的早期閱讀書籍,種類較少,其中優秀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總結下來,主要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材料的老舊、內容的枯燥乏味,其中帶有認字、算術等目的較為明顯的書籍偏多。幼兒在閱讀時,并不能深刻地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而且有的書本內容已經陳舊,與現代幼兒的認知并不能很好的接軌,且不符合幼兒的閱讀經驗與水平,導致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或是不感興趣,或是不理解。二是材料的不適宜,在市面上的書籍中,有些閱讀作品忽略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從成人的視角出發,導致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非常的吃力,體會不到閱讀的快樂。三是材料缺乏本土化,有些繪本或故事等均來自國外,其中的情景、故事內容等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或審美觀等,不是特別的對接。書籍內容也沒有做過相應的調整,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消化不良,進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滯澀難行。
3.良好閱讀環境的貧乏性
(1)家長的關注度不夠高
家長對于早期閱讀的重視度不夠高。我們向家長針對早期閱讀的必要性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家長認為有必要的只占64%,有28%的家長認為可有可無,還有8%的家長認為沒必要。當問及家長陪同幼兒講故事或看書的頻率時,36%的家長從來不陪同講故事或看書,很少陪同或有時陪同的占41%,只有23%的家長能經常陪同孩子講故事或者看書。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家長對于早期閱讀的重視度還不夠高。
(2)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
目前發現園內外,利用公眾場地或班級的內部場地所設置的圖書角設施都較為簡單,布置的場景不夠溫馨,投放的書架高度與幼兒的身體高度不符,不便于幼兒自主的拿取書籍。其中投放的圖書種類以及輔助材料等不夠豐富,不能發揮書籍的魅力,不能吸引幼兒前往閱讀。部分班級內缺少一定的閱讀時間,給予幼兒自主閱讀或集體閱讀,讓幼兒自主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情感體驗或知識經驗。因此,沒能為幼兒創設溫馨的物質環境或安全的心理環境。
二、解決早期閱讀教育問題的有效策略
1.圖書的選擇與投放
閱讀中樞的發育比說話中樞早,早期閱讀通過圖文并茂的視覺材料給幼兒以積極的刺激,能夠加快大腦的發育和成熟,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為幼兒提供早期閱讀材料時應注重圖畫和文字的有機結合。圖書內容應更多地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如小班幼兒,將選擇以圖為主、文字較少、情節簡單、主題突出、色彩明快的圖書;中班幼兒,我們將選擇單幅多頁,情節幽默有趣,角色鮮明的圖書;大班幼兒,我們將選擇情節一波三折,幼兒可通過畫面進行猜測、想象,結局在預料之外的圖書。在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關注幼兒的閱讀情況與閱讀興趣,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對一類書不再感興趣了,教師應及時更換書籍,與幼兒共讀書本,引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總之,圖書的選擇與投放除了要考慮幼兒的興趣之外,還要注意符合幼兒的閱讀水平和生活經驗。
2.閱讀氛圍的營造
家長和教師可利用一切機會、場所,讓幼兒感受書面語言。如在我園小班部近10米的走廊上,能夠充分利用走廊墻面,設置“走廊閱讀墻”,在墻面上安裝了大小不一的書槽,書槽中放置了各種各樣的讀物,例如,發聲書、洞洞書、玩具書、觸摸書、魔法書、不濕的書等等,在走廊的另一面安置了小沙發,小書桌,供家長與幼兒在來園或離園的時候進行閱讀,既共渡了親子閱讀時光,又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書的奇妙與有趣。又如,在樓梯間,原本用來堆放公共物品,現在我們改設成閱讀角,在樓梯間的墻面上掛上了家長與幼兒共讀書本的親子照片,照片用暖色調的相框進行裝裱,既裝飾了墻面,又凸顯了閱讀氛圍。在閱讀角里面安放了小書桌、小沙發,并在地面鋪上了暖色的泡沫墊,靠墻一面安裝了90公分高的書架,上面擺放了許多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圖書。所以,放學后,經常能看到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的畫面。另外,我們也在閱讀角里投放了便于孩子記錄、創編各種圖書的剪刀、紙筆等輔助閱讀材料,給幼兒的閱讀帶來方便,提高幼兒閱讀的質量。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更新圖書架、圖書角的內容,以便幼兒能持續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3.開展多種類型閱讀活動
目前,在園內開展的閱讀活動形式主要有:閱讀區閱讀活動、閱讀室閱讀活動、親子閱讀活動、集體閱讀活動、結合閱讀的小表演、創編圖書、閱讀小游戲等。例如,我園小、中、大各年齡段開展的戲劇表演活動,都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在幼兒熟讀繪本、理解繪本的基礎上,自己動手制作道具,通過音樂的烘托、道具的使用、劇本的演繹,更好地傳承及理解經典繪本的精髓。良好的言語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閱讀興趣都將在這樣的活動中悄悄地播下一顆喜愛閱讀的種子。此外,如在集體閱讀中,教師應針對幼兒在閱讀中遇到的普遍問題或閱讀困難開展一些閱讀游戲。如,設計動物圖片與文字的匹配游戲,可以看圖找文字,也可以看字找圖片,讓孩子在對應匹配的過程中加深對辨認文字的敏感度。教師在幼兒閱讀活動中要善于將多種閱讀活動形式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它們在閱讀能力培養中的不同作用,促進幼兒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
早期閱讀是幼兒在兒童時期,通過無數次的閱讀,無數次與書本的對話,無數次慢慢累積內心的情感體驗或感知認識,以此逐步提升的閱讀能力,逐漸養成的閱讀習慣,逐步激發的閱讀興趣的過程,它的目的不止在于讓幼兒讀多少書、識多少字,而是真正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促進幼兒的智慧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玲芬.對早期閱讀教育活動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5(9).
[2]屈民穎.促進早期閱讀的策略建議[J].出版參考,2010(4).
[3]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M].南海出版社,2007.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