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課堂教學。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才能在課程改革的潮流中處于不敗之地,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主要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為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
數學是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僅是他們思維能力形成的時期,也是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習慣養成的主要時期。因此,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主體地位,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為實現有效教學奠定基礎,為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提供條件。
一、以生為本,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信任學生,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愛與信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我就這樣引入教學:“同學們去過北京嗎?有人想去北京嗎?北京有許多有名的建筑物,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呢?”通過這樣的設疑提問,學生都積極地討論,課堂的氣氛輕松活躍而又十分熱烈。在學生說出了“故宮”“鳥巢”等建筑物后,我便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個著名建筑物的圖片,其中有“故宮、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等,學生看到這些形態各異的建筑都十分興奮,他們都想有一對翅膀飛到北京去看看。在學生興致盎然時,我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都認真地學習,課堂教學開展得十分順利。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對于初中生來說,在數學學習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生活常識的他們,對生活十分熟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熟悉感與親近感,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我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個生活中全等的圖形,如,兩扇大門、汽車前輪、兩塊瓷磚、相同的作業本、同等面值的硬幣等,學生看到這些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他們都積極地發散思維,想出更多的全等圖形的例子。在有效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后,我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都十分積極地思考并回答問題,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自主與合作結合,發散學生的思維
自主與合作學習能力都是新時期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學“角平分線的性質”時,我就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掌握作一個已知角的平分線的方法,由于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然后我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操作猜想角平分線的性質。在驗證學生的猜想結果是否正確時,我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學生得出結論后,我便讓他們通過一道練習題驗證小組的結論。通過學生的熱烈討論,每個學生都開動腦筋認真地思考,他們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習能力也逐步地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開展數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
數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的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收獲知識與技能,提高數學能力與素養。
例如,在教學完“相似三角形”之后,我便帶領學生去學校操場測量旗桿的高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在同一時刻陽光下學生影子的高度通過計算得出旗桿的高度。有的小組為了測量準確,就每個人都測量一遍,不同的身高高度,不同的影子高度,經過計算出來的結果還是很接近,學生都十分高興。在戶外進行教學,學生都很興奮,他們滿心歡喜地測量,在測量中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計算中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從而有效提高了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還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以生為本,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自主與合作學習結合,發散學生的思維;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恰當地開展數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杜智瑞.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意義與實踐及其反思[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