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英
摘 要:初中化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周邊事物產生變化的機制的探索,并且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理解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于知識探究的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當前初中化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以分析,進一步對實驗情境教學策略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實施有效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情境教學
教學情境是指知識存在和應用的環境背景或活動背景。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創設情境,來增加理論知識的活力,以此來感染學生的學習,因此在化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問題分析
當前,隨著我國對于教育資源的不斷投入,學校對于化學教育工作逐漸加強重視,然而還有一些學校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將化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一門副科對待。同時,在實際的化學課程教學中,為了確保化學課程的有效開展,這就需要一些化學實驗材料和實驗操作相關規范要求,但是有的教師在進行化學課程教學中對其淺顯化的教學流于形式;有的直接將化學教育課堂占用作為所謂主課的學習課堂;還有一些學校對于化學教育課程的設置不是很完善,在綜合性的學科發展中,相對于化學教育課程來說,一定程度上還沒有受到學校以及社會的重視。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中國的教育事業,尤其是對初中化學教學上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面的主人。但是,在很多的學校應試教育思想還保留著,認為學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目標是完成考試。這種觀念不僅制約了初中生的發展,也嚴重威脅了初中教育的發展。這個觀念成為制約初中教育發展的一個阻礙因素,初中教學只有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才能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實現培養化學人才的目標。
二、初中化學實驗情境教學的研究
1.采用對比的方式創設演示實驗情境
在化學教學中,增加一些簡單的對比實驗,以此來強化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例如,初中第一堂化學課,設計為演示實驗課。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三瓶,分別盛有NaOH、HCl、NaCl溶液和一瓶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劑瓶,然后取適量的NaOH、HCl、NaCl溶液分別放入三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滴上紫色石蕊試液,讓學生對比觀察三支試管中出現的現象,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再填表。學生在這種對比演示實驗中就可以激發自己的一種創造力,引發學生思考,這樣對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學生在這種對比演示實驗中,也能夠對化學反應有個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印象,對于鞏固化學知識運用化學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2.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演示化學實驗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化學教師可以在校園網上開發一個多媒體教學平臺,設置一個彈性課程體系,讓教師把一些實驗課程發到網上。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制作簡單、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視頻中對化學實驗過程有更直觀的了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把自己不理解的化學實驗問題反饋給老師,然后老師就可以一對一地去解決問題。學生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中可以和教師近距離的接觸,及時解決自己的化學疑惑,從而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
3.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生活化
對實驗教學情境進行生活化是實現情境教學的主要方式,這樣除了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也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成長。利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實驗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在這當中將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構建,并且增強自身的體驗,在具體的學習中還能夠將課堂學習和實際生活的距離拉近。例如,在測定堿的pH這一課,學生可以從自身身邊所接觸的現象進行研究分析,可以測定諸如堿這樣的物質的pH,進行化學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也能使學生對化學教學課程興趣增加。
綜上所述,化學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化學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觀念,解決當前化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才能實現培養化學人才的目標。學校的化學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層次,還應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以真正培養出優秀的化學人才,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汪南洋.探究性學習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2.
[2]付小禾.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學銜接的實踐與思考[J].高中化學簡練課堂,2012.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