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貴
摘 要: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初中物理具有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智慧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技能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初中物理授課教師應該將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與物理學科相結合,把握好學生物理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進一步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充分調(diào)動初中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物理,通過日常實踐以及探索掌握物理知識點,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zhì)。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自主思考;多媒體
作為初中階段必修的一門自然科學,初中物理扮演著充分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智慧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技能的重要角色。作者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角度,就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展開了探討與分析。
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新課程改革的理論中提出,課堂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授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動手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中,授課教師對學生的管教過于嚴厲,導致課堂氣氛過于緊張、乏味且枯燥,最終使得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也阻礙了學生思維的拓展,進而導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所以,授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物理是一門拓展學生知識面的自然科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授課教師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獨立思考,互相探討,各抒己見,進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增長學生的見識。
二、營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課堂環(huán)境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互相啟發(fā)、互相接觸、互相質(zhì)疑、互相評價、互相反饋等各種課堂形式,從情感、認知以及人格等方面構成一定的活動關系。當然,這種活動關系不僅僅局限于激烈的課堂小組討論,也可以是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課堂測驗過程中暴露的各種問題,學生個人思考依舊未能解答之后,再通過與他人進行共同探討問題所引發(fā)的更深層次的合作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深處的對話,每一個參與探討的學生都在進行發(fā)散思維和頭腦風暴,能夠使得錯誤更加凸顯,也能使得真理更加具有說服力。授課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并及時給予正確指導,學生之間也應該相互取長補短。在合作交流過程中,課堂時間似乎過得快,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無聊乏味的課堂氛圍形成對比,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大幅度提升。比如,在介紹對磁場的認識時,授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列舉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屬于磁場效應,從而加深學生對磁場的認識。
俗話說,“獨學而無有,則孤陋而寡聞?!蔽锢碚n堂上的交流探討能夠幫助學生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鞏固與提升,也有利于學生知識點的拓展以及知識面的拓寬。討論過程中,授課教師應該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保證課堂上討論的氛圍是自由且和諧的,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主性,張揚自己的個性,進而達到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圍繞課程學習標準,用心設置課堂問題,用課堂問題的設置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抑或是授課教師課堂點撥等,達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目的。設置課堂問題與教學過程中常見的一問一答、半問接答、齊問齊答有所不同,設置課堂問題是搭建在初中物理新舊知識的銜接點之上,通過學生所學的知識、所思考的觀點、所討論的問題以及所操練的練習來解決。舉個教學案例,在進行“分子運動”的物理教學時,授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對于獲得正確結論的小組給予小獎勵,也是對學生探究結果給予肯定,對于分析不正確的小組,授課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正,以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教學實踐證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不但能夠激發(fā)初中生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拓寬學生思維,還能夠磨礪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樹立科學的方法論。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工具輔助課堂教學
隨著電教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多媒體工具為物理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生機和創(chuàng)新,也提升了教學效率,創(chuàng)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媒體工具引進初中物理課堂,使得課堂上不僅有聲音,而且有圖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展現(xiàn)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xiàn)象,比如,磁場、電流等。多媒體工具能夠模擬史前文明情景和戰(zhàn)爭情景,節(jié)約人工成本,也保障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多媒體工具可以從大方向控制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設計,增加課堂知識點的容量,節(jié)約教學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多媒體工具的引入以及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效提升了授課教師的備課水平,創(chuàng)新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方式,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可見的情景,將已經(jīng)逝去的物理現(xiàn)象再度重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視覺和思維,豐富了教學園地,也提升了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五、對學生做出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
新課程改革的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必須以激勵學生學習上進為宗旨,平等對待學生,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摒棄對學生的冷嘲熱諷和不善言語,充滿愛心地參與授課過程。對同一個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將會收到不同的反饋效果,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評價,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授課教師要依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對學生做出具有不同激勵作用的評價。例如,授課教師在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點評時,對問題回答與正確答案較為接近的學生可以給予“你的解答已經(jīng)和正確答案較為接近了,但是從一些細節(jié)方面需要再接再厲”的評價,對于問題回答不全面的學生,可以給予“這個問題很有難度,你的解答雖然不夠全面,但是只要你認真研究相關的解題方法,一定能夠回答出來,繼續(xù)努力”的鼓勵性話語。教學實踐證明,簡短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往往有著巨大的威力,它能夠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努力學習知識,為解答物理問題奠定基礎。在授課教師鼓勵性評價的感召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獲得了自信心,而且收獲了成功的體驗。
初中物理作為初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它嚴謹縝密的教學結構體系和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授課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及時革新教學理念,確定初中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溝通合作與交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丁鐵明.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5(7):98.
[2]賈天奎.初中物理學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5(8):12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