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成亮
我從教二十余載,經歷過幾次教學改革,對小學教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的教學觀、學生的學習觀正悄然地發生著變化,經濟的迅猛發展、家長的認識程度,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等都讓“優秀生與學困生差距越來越大”,產生了“兩極分化”,有效遏止學生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趨勢,是我最近教學的重點,現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我對產生兩極分化的成因與減少兩極分化現象的對策。
一、農村小學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
1.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生活壓力都在大大增加。家庭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導致家長把大量精力都用在改善家庭經濟上,從而疏忽了對子女的教育。
2.教師方面的原因
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教學觀、個性和道德修養等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會帶來直接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知識,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帶來直接的影響。
3.學生本人方面的原因
(1)學生個體的智力存在差異。由于數學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相比其他學科更強,智力好的學生學習輕松,學得很快,智力差的學生經常學習出現困難,跟不上教學進度,打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甚至帶來嚴重的惡性循環,嚴重阻礙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成績的兩極分化。
(2)學生個體的學習興趣存在差異。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他能積極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相反,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學習興趣的話,就會缺失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成績肯定不理想,進而產生厭學,最終導致兩極分化。
二、減少農村小學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對策
1.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意識行為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實際行為。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聯系學生的家長,定時進行家訪,并友好地接待家長的來訪,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向家長反映,促使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中來。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更加地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更加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還可以讓家長了解到學生的校內情況,讓家長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并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且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設計一些生活情境,同時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我們設計的趣味教學活動中來,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學是一個教與學雙邊的活動過程,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同一個要求,同一種教法,必將打擊學困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結果必然是兩極分化嚴重。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在目標的確定、新知的探求、練習設計中要分層設計、區別對待,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4.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思維下,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強制性地塞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注重對學生教學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復習、積極思考提問、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大有幫助。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普遍關心學生,尤其學困生,與他們交朋友,不歧視他們,常鼓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對學困生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可以在課后個別糾錯,千萬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經常用“心”去關注這些學生,給他們以自信,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幫助他們證明自己,建立自信。教師要充分運用鼓勵性評價,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成功的體驗積累多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就能樹立起來。
6.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但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優等生憑借敏捷的思維在小組中充當著核心人物,而那些基礎較差、思維較慢的學困生,只能默默無語。因此,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合理分工小組成員,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在活動中的重要性,讓學困生也學有所獲。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探索,避免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張紅霞.淺談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與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