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波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確,有效導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也是影響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的重要因素。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也為了構建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數學課堂,在教學時,一線數學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來選擇和應用多種導入活動,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確保數學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
關鍵詞:導入;小學數學;生活;微課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課堂導入形式一般都是開門見山或者是依舊帶新,久而久之,導入環節的存在就變得可有可無。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導入環節存在的價值,要立足于數學教材,選擇多種導入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導入形式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一、生活導入
眾所周知,在課堂上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畏懼感,而且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對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小學數學導入時,我們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創設來端正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使學生從思想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進而在提高導入環節質量的同時,也能構建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時,為了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也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營造輕松地課堂氛圍,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選擇了“生活導入法”,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生活情境,即,生活情境一:某水果攤,蘋果3.69一斤,小明媽媽買了5斤,請問:小明媽媽應該付多少錢?
生活情境二:某車的平均時速為80 km/h,1.5小時后行駛多少千米?
……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生活情境進行思考,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二來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進而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到數學的存在價值,同時也能推動學生自主的走進課堂,并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
二、微課導入
微課是現代教學手段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將抽象課堂形象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有效的導入方式之一。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教學僅是黑板、教材、學生的三點一線,這樣只會導致課堂枯燥不堪,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不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可以借助微課進行導入,這樣不僅能夠將課堂直觀地展示出來,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選擇了微課導入法,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直觀的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本課題的微視頻的設計中,我包含了下面的幾項內容,即: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比如,沒有把手的杯子、正方體、長方體、球形、工行標志、“中”字、“囍”字等,并組織學生自主思考:如果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的話,他們都有什么共同點?組織學生在微視頻的展示中思考問題,并順勢將學生帶入本節課的學習之中。可見,這樣的直觀導入,不僅能夠讓學生視覺上受到沖擊,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同時,也能確保學生在微課的輔助下找到學習樂趣,進而提高導入質量。
三、問題導入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問題探究能力,而且與數學學習效率提高也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借助問題導入新課,不僅能讓學生在問題推動下自主地走進課堂,而且,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好奇心,同時,大大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由于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即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所以,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從自己已知的經驗入手,對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解答,如,思考:(1)長方體有幾個面?(2)長方體有幾條棱?(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自主進行交流,一來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二來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使學生順利地走進本節課的學習之中。
“開卷之初,當初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忍棄去。”可見,導入環節存在的重要性。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重視導入環節,要組織多種導入活動來展現數學課程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在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的過程中,也能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更能有效地保護學生長久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楊威.新課導入,良好的開始:小學數學導入教學設計分析[J].文理導航,2015(21).
[2]周海燕.良好開端 先聲奪人:淺談小學數學新課導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