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在小學低年級中是教學難點,也是重點。教師應為小學生創建一個寬松、愉悅的認字環境,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不斷激發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趣味性
識字教學一直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枯燥,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活動特點,必須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輕松進入“識字樂園”,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認字,無形中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效率。
一、創設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大。我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漢字編成了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兒歌、一個故事,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使小朋友聽了十分感興趣,既調節了課堂氣氛,又有效地引起和維持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學習效果非常好。
比如,在教學“合”字時,我對學生說:“合”字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三國時期,它就已經很出名了呢,大家想不想聽一聽關于“合”字的故事呢?學生一聽講“故事”頓時個個神情專注,于是我就給學生講了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楊修根據一個“合”字猜出曹操的意思,讓大家一人一口酥把一盒點心分吃了。通過這樣短小的故事,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還能夠加深大家的記憶,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愛學、會學。
二、放飛想象,增加識字樂趣
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讓學生根據每個漢字的不同特點,運用編謎語、編口訣等方式識記生字,充分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使思維閃現出創新的火花。學生通過謎語和口訣學生字,不僅獲得了學習的快樂,還加深了對生字的印象,同時也鍛煉了他們說話的能力,發揮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三、寓教于樂,在游戲中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的字學生一學就會了,可沒過幾天你再考他們卻全都忘了,針對學生這一識記特點,在教學中,我們要寓教于樂,通過進行各種游戲,讓學生加深對新字的印象,從而牢固掌握。
低年級學生喜歡游戲,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通過游戲調動他們的“眼、耳、腦、手、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四、聯系生活,在比較中運用
低年級學生直觀性較強,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根據這一年齡特點,我在識字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發揮,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如,在學習《烏鴉喝水》時,發現學生經常把 “喝”和“渴”弄混,此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比較:“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由于問題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生回答非常熱情,積極踴躍并漸漸找到了答案: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有三點水的是“渴”字,口渴了,要找水喝,所以左邊是口的念“喝”。
五、開展活動,在實踐中提高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勝心、榮譽感極強,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同學、老師、家長的認可。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走出課堂,通過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從而拓展學生自主識字的空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小學生對兒童食品各種各樣精美的包裝情有獨鐘,那就迎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識記食品包裝紙上的字,并把自己感興趣的包裝紙收集起來,做成包裝小貼報,在教室的展示欄中進行展示。這種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識字過程,充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新字的記憶。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學生接觸到的字有很多,例如,班級里學生的名字,每個人住的小區,花壇里的告示牌,節假日的名稱,甚至路邊的廣告牌,喜愛的動畫片等,都可以是孩子們識字的活動課本。另外,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新字。喜歡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把學生最喜歡的故事打印出來,讓孩子看著這些文字給家長讀故事,讀的時候注意沒學過的生字,看看這些生字是怎么寫的,又是怎么用的,和誰組成了新詞,有什么意義,并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新發現分享給老師或同學。孩子們在這種潛移默化中,不但拓寬了知識面,還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總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時刻謹記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把單調的識字活動變成有滋有味地看,有情有趣地思,有感有觸地實踐,加深思維探究的層次,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使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叢桂華.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J].教育,2014(33).
[2]徐進鴻.對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的認識[J].學周刊,2016(24).
作者簡介:江小梅,出生于1980年11月,女,漢族,本科,福建惠安人,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