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毓虎
摘 要:新課標實施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更加強調整節課堂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特點。而針對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差異性,教師應該從尊重差異性的角度實施因材施教。
關鍵詞:分層遞進法;初中英語;評價分層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幾乎很少考慮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以至于整節課下來基礎較好的學生常常感覺“吃不飽”,而底子較弱的學生又會為課堂內容過難而感到“吃不透”。這種毫無差異性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呈現出兩極化的趨勢。因此,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完成能力范圍內的任務,進而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分層遞進教學法的概述
分層遞進教學法是把成績和個性指標相近的學生分在A、B、C層次內,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和差異性的教學指導。其中A層學生占30%,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強,而且有較強的求知欲望;B層學生占40%,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態度端正,卻存在學習方法不當等問題;C層學生占30%,這些學生不但基礎較為薄弱,而且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其次,確定分層的依據是學生的學業水平、個人能力等諸多因素,然后通過教師與學生面談的方式來確定每個學生的層次。但這種層次的確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隨著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
二、分層遞進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設置與不同層次學生能力相匹配的教學目標
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基礎薄弱問題,實施教學目標的分層化設置。根據C層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存在缺陷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基礎性的學習內容,如根據中文提示背誦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作文訓練、加強朗讀和單詞拼寫等;根據B層學生學習能力較好、學習基礎良好的情況,教師可以為他們設置如下學習任務:背誦課文、在教師的點撥下完成作文訓練等;而根據A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英語基礎好的情況,教師還可以讓他們在背誦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內容分角色表演出來,或者讓這些學生在作文訓練中自由發揮,給他們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
例如,教師在講解七年級上冊Unit 3 Lets celebrate這一單元內容時,在設置教學目標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做如下設置:C層學生能夠根據中文提示理解并朗讀Reading部分的課文,學會一些新單詞和詞組的讀法與中文含義;B層學生則在C層學生所學基礎上稍微增加難度,要求他們會默寫文中的單詞和詞組,并且利用這些詞組完成選詞填空的練習;至于A層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讓他們在課后事先查找有關Halloween的信息,然后自己制作簡單的教學課件,向其他同學講解萬圣節的文化習俗等。而閱讀階段時,教師也可以給他們設置導讀性的問題,讓這些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的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且能夠完成短文填空的練習,這樣能夠保證每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任務,也能增強每個學生的自信心。
2.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評價分層,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策略,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學習方法,從而促進下一階段學習能力的提升。然而,基于分層遞進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的運用,教師在設置評價標準時也應該采取評價分層的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評價規則。這樣既可以保證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讓更多學生能夠從心里接受分層教學,又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之后,獲得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并且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下一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是什么。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4 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練習的難易程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評價。如A層學生在完成Reading部分的問答練習和短文填空練習后,教師應該指導其對短文進行簡單的復述,而為了避免A層學生產生驕傲的思想,教師在評價A層學生的整個練習過程時,也應該將正面肯定與提出改進意見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A層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上升空間。至于B層學生,教師在引導他們完成相應的課文內容與段落大意連線的任務之后,還可以鼓勵他們多總結一些解題經驗,分析課文的行文結構和文章中關鍵的過渡詞等,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C層學生,教師除了鼓勵引導之外,還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讓他們朝著縱向目標看齊。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遞進式教學法,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讓學生獲得一種自我認同感,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參考文獻:
陳露露.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