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店管理專業,作為全球十大熱門專業之一,面向國際度假酒店管理集團、國內外高星級酒店、國際郵輪游艇行業和現代休閑業培養人才。民辦獨立學院,作為應用型高等院校,區別于研究型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其在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面也應有所區別,有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培養模式;民辦獨立學院
一、民辦獨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的是酒店業一線崗位管理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型或研究型人才。根據這一培養目標的定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既要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做到“穿上工裝能操作,穿上西服能管理”。只有這樣,所培養的學生才能與注重操作型的中高職學生及偏重理論型的研究類本科學生區別開來,也有別于一般的社會職業培訓,從而發揮出其自身應有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優勢。
因此,民辦獨立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應以培養酒店產業經營與管理人才為根本任務,通過專業學習,校企協同一體化培養機制,豐富的校內外實踐實習機會,使學生具備酒店管理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創造能力以及創業意識,熟練駕馭服務管理技能、溝通技巧和公關能力,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管理品質,培育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競爭能力,使學生成為在國際酒店業、現代旅游業和現代休閑服務業以及政府管理部門中能夠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國際化、復合型、應用性、創新型的本科管理人才。
二、民辦獨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專業定位及培養目標,采取能力培養模塊化、校企合作、國際院校合作培養三種模式來實現學生國際化能力、酒店專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培養,從而達到所培養的學生能夠在就業方面勝任國內、國際品牌酒店的管理崗位、國外酒店的管理崗位、國內酒店的國外拓展和管理崗位,在學業深造方面能夠適應國外高校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的國際化酒店管理人才。
1.能力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
酒店管理專業的管理人才在能力上有三方面的要求,分別是國際化能力、專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因此結合中國高等教育培養方式和國外知名學院的旅游及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采取能力模塊化培養模式。通過公共課、通識課的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本科人才基本素質;通過語言、跨文化、國際商務教學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能力;通過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專業認知實習、技能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教學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素養;最后通過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選修課程、講座、研討會以及教學方式和學生管理方面的改革來共同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包括基礎管理能力、管理決策能力和領導能力。
2.國際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應用型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本著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進行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的設置,可以采用三明治式人才培養模式,即“2+0.5+1+0.5”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學校里先學習兩年的課程,走進旅游企業工作實踐半年,在實習中學會發現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回到學校再進行一年的理論學習,把企業中的管理問題帶入學習中,最后半年再回到旅游企業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
為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走向社會,在校期間的學習可以采用進階式的專業課程和管理課程設置,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理論+實踐+理論提升+實踐提升”的模式來進行,同時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外語教學的比重以及跨文化類課程的比重,部分課程采用雙語或全英教學。在企業的學習采用“雙師制”,由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雙方共同完成學生在企業真實環境中實踐與管理能力的提升。
通過與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合作進行人才班建設,實行“訂單式”培養,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培養過程的管理,指派理論知識豐富和實踐能力強的企業專業人員到學校兼課并指導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提供實訓設備和場地,為學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學費、獎、助學金,學生畢業以后可以直接到該企業就業。
3.國際院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為加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國際化視野以及專業技能、素養方面的培養,采用了國際化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通過與人才交流機構以及國際院校的合作,如輸送學生參加國外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學習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國際溝通、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與國際知名旅游院校合作,開展“2+2”“3+1”等項目,讓學生接受國外專業的旅游管理教育的同時將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引進國內。
三、民辦獨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保障
1.“校企互通、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力量
為了打造學生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通過以下三條路徑對“雙師型”教學團隊加以建設:一是柔性引進在酒店界頗有影響、實踐經驗豐富的業界人員作為專業帶頭人,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提升學校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二是通過到企業輪崗工作、掛職實踐的方法,培養整個教師團隊,力求使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師100%擁有企業實踐的經歷;三是聘請一批酒店行業一線管理人員或部門經理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一方面通過他們生動活潑、密切結合酒店實踐的案例教學來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實踐氛圍,另一方面是通過他們對學生的頂崗實習進行指導和管理。通過以上三條路徑,使酒店管理專業形成一支既能從事學做合一課程教學、也能從事技能實訓指導,既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又擁有行業技術職務證書的校企互通、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師資力量,在學生培養、專業教學、實訓基地建設、頂崗實習安排與管理、學生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專業的建設。
2.“穩固創新、長久保障”的實訓實習基地
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是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實施的基本保障。酒店管理專業要在研究分析崗位技能的基礎上,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建設相應的校內實訓室及校外實習基地,滿足學生實踐教學與頂崗實習的需要,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校內實訓基地是學生認識、接觸旅游酒店行業的一個平臺,是學生學習技能的場所,同時也是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打造合格酒店職業人才的基地。因此,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首先擬要加大投入力度,針對酒店行業的發展,建設真正能夠滿足學生實訓要求的校內仿真實訓室,實現教學設施一流化和教學過程現場化。學生一旦進入實訓室,就猶如置身于真實的工作崗位,通過一個個與實際職業崗位相貼近的技能模擬訓練,親自體驗酒飯店管理實際操作的各個環節,熟練掌握酒店服務和管理的程序以及直接對客服務的技巧,從而加深學生對酒店企業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到達就業崗位后,不會對所處的環境,所遇到的崗位工作等問題感到陌生,從而縮短了崗位適應期,為全方位的職業能力鍛煉和與職場零距離接觸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校內實訓基地除了面向本校學生開展教學、培訓以外,還應著眼于社會,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對外培訓等經營活動,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社會化功能。這種融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對外經營功能于一體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是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新突破,既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校內實訓與酒店實際脫鉤的現狀,達到實踐教學目標,也可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民辦獨立學院辦學要辦出特色,離不開社會和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只有緊緊依托行業,加強與相關產業的合作,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是“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應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強勁生命力的發展方向。校外實訓基地則是對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和實際工作進行現場培訓,與在校內實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學生通過進入企業頂崗實習,親身體驗、處理、解決服務與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學生的職業才能也只有通過校外實訓基地這個課堂才能真正得到鍛煉,使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最終落到實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校外實習酒店作為合作伙伴,合作雙方應簽訂實習基地協議書,要善于與實習酒店建立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優勢互補的關系,做到學校、實習酒店、實習生的利益和需求平衡。這一點尤其重要,是實習基地發揮其應有作用的保證。其次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實習計劃。實習應盡可能安排在旅游酒店企業經營旺季,讓學生得到更多鍛煉和收獲。在假期應適當延長實習時間以滿足合作企業的需要,教務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和靈活安排后一階段的教學。
3.“崗位導向、任務驅動”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實現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手段,也是決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崗位導向、任務驅動”,這是一種以培養能力為主線,按工作過程的不同工作任務的相關性來實現知識和實踐技能整合的行動體系,是對民辦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教育多年來基本沿用的學科體系的反撥。該課程體系要對工作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過程的實際需要設計、組織和實施課程,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創建與實際崗位工作任務相一致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就酒店管理專業來說,首先要做好酒店企業實地調查,并邀請熟悉各專業崗位的企業一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崗位工作分析,明確酒店企業崗位特別是中基層管理崗位工作任務及相應的工作標準與崗位職責,這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從酒店各崗位領域找出學生應完成的工作任務,從這些工作任務中篩選出典型工作任務,并依據企業工作流程與要求設置課程教學模塊,教學模塊全部以“任務單”的形式組織教學。
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的不是一般的酒店服務員,而是面向酒店管理崗位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我們的學生一開始是要去端盤子,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服務生的,相當一部分學生通過端一兩年的盤子,要快速地走上各層級管理崗位,用3-5年的時間做到主管、部門經理,逐步成為各層級崗位管理骨干?!逼髽I需要的未來酒店管理人才必須要突出綜合素質。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加強了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酒店管理實踐的實用性技能,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民辦獨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仍在繼續探索中,針對學生,針對市場,針對國家,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復合型國際化應用型人才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
參考文獻:
[1]宋爽.酒店管理專業課教學模式改革淺談[J].赤子(上中旬),2014(11)
[2]李力,楊瑩,韓晶晶.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華南理工大學香格里拉優才發展計劃的案例分析[J].經濟管理,2010(02)
[3]朱環,周怡達.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漓江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4]秦炳貞.關于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4)
作者簡介:
翟雨芹(1986- ),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