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裕臻
摘要:本文通過對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環境中的政策環境、創業教育環境、金融環境現狀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優化對策。以期能對廈門市大學生創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現狀;對策、
廈門市自2010年以來就加快了建設創業型城市的步伐,其以政策推動創業在全國已處于領先水平。為達到國家各項創業環境的標準,廈門正不遺余力從經濟金融、市場文化、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期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促進創業者取得創業成功。2015年廈門市本科畢業生24463人,自主創業比例近1.4%左右,本科高校創業比例略高于專科高校,工科類高校創業比例高于其他高校,但大學生總體創業比例還偏低。
1.大學生創業環境現狀
(1)政策環境改善,但運用效果仍不明顯。目前大學生創業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熱潮,為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接踵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措施和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了要重視畢業生創業工作,逐步提高畢業生創業比例。作好符合條件畢業生的創業指導、培訓、工商、融資、稅收、場地扶持等各項服務和政策優惠。《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作好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在完善落實畢業生創業優惠政策、大學生回鄉創業、創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廈門市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就創業項目獎勵與扶持、稅費減免和小額貸款優惠、創業培訓和創業場地補貼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以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各地高校紛紛出臺了各種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措施。我們應該看到各地、各部門為解決大學生的創業難問題,可謂不遺余力,紛紛制定了各種創業扶持方案,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學生在運用政策上仍普遍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落實不到位、政策宣傳不到位、各部門權責不明確。這些都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畢業生對政策的獲取。
(2)創業教育培訓環境日趨成熟。廈門市高校對創業教育、創業培訓日益重視,各高校普遍都開設有創業教育課程,并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到校開展講座,分享他們成功的創業經歷,并對創業案例進行點評,提高了學生對創業的認知。各高校還專門設立了自己的孵化基地,為本校創業學生提供固定的產所。并積極開展創業競賽,為學生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賽事成果轉化,極大地推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3)創業資金扶持力度逐漸加大。一方面福建省政府在原來500萬元創業項目扶持資金的基礎上又追加了等額的大學生初創啟動資金,各銀行也針對大學生創業設立了專門的創業貸款,例如: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分別推出額度3-7萬元的創業貸款。廈門市也于2009年成立了YBC廈門工作站,為每個創業項目提供小額融資(3-5萬元),在地方還出現了互助性質的小額貸款擔保的創業民間團體,社會各界已經對大學生初創企業提供了寬松環境和空前的扶持力度。
2.大學生創業環境存在的矛盾
(1)政策數量與執行效果差間的矛盾。我們應該看到政策從其頒布的數量上是樂觀的,實際實施情況卻值得堪憂。據有關方面的調查表明,在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中,對政策了解的大學生比例不足50%。政策出臺與落實環節嚴重脫節,究其原因,政策宣傳的不到位導致大學生創業者很難獲取到這些信息。很多政策在執行上存在著,審批程序繁瑣、審批周期長、審批成功率低的特點,經常是資助申請還在審批,但市場機會已經錯過。
(2)學生創業意愿強,創業技能不足間的矛盾。據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以上的畢業生表示了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并對創業過程有一定的了解,但這部分學生中近六成創業的直接原因卻是:就業困難、經濟艱難。這說明受各種創業信息的沖擊下,學生創業意愿增強,只是身處就業形勢困難下的無奈選擇,是一種生存型創業。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很多創業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得很出色,但是卻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知識,在融資、稅收、法律、社交等非專業知識仍顯薄弱。其主要原因平時參加實踐活動較少,個人能力未能得到鍛煉和培養。
(3)金融環境方面的矛盾。主要是融資、貸款難。據調查,超過50%的大學生創業者資金主要來自于家庭資助,12%資金來自于銀行貸款,而來自于風險投資的資金不足5%。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資金問題是最大困擾。當創業企業遇到資金困難時,想從資助機構獲得資金卻沒那么容易。以廈門YBC申請為例,按照其申請流程,從創業者申請到放貸一般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保證都能申請成功。這些對那些急需大量持續注入資金的初創企業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而如果想從銀行獲得貸款,也沒那么容易。由于大學生創業者的項目成長性不足,也沒有充足的擔保源,銀行是不愿為大學生進行擔保貸款的,從而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基本的銀行貸款都無法實現。這些導致這些金融機構對創業項目的幫助更多地體現在“形式上的幫助”。
3.提升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對策
(1)在政策層面。提高政府運行效率,增強政策執行效率。我們應該看到光有數量,沒有實施質量的政策,極大地打擊了大學生運用政策的積極性。應該端正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增強工作責任心,將政策宣傳做到位,簡化審批手續,簡短審批周期,形成一站式服務。
增加政策執行效果反饋渠道,避免政策供給與實際需求不一致。并根據反饋結果,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2)學校層面。以創業能力培養為本,切實突出創業教育的實踐性。高校的創業教育須以專業知識為依托,結合當前經濟變革的需求,不斷創新不同專業背景人才的培養方案,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同時,通過樹立創業典型,營造積極的校園創業文化,激發大學生創業意識,鼓勵大學生敢于創業,樂于創業。在突出創業的實踐性方面主要是解決學生的學業與創業問題。應實行彈性學分制,允許大學生將創業項目代替部分實踐學分,或者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針對不同時期創業項目,提供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方案。不定期的邀請校外專家、企業家來校傳授知識,創新創業教育內容。鼓勵在校教師“走出去”,提示自身素質。
(3)金融層面。求人不如靠己,鼓勵自籌資金,應大力宣傳創業對社會經濟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個人價值的自我實現重要作用。樹立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正確認識,對大學生創業從精神、經濟上都給予支持。在銀行貸款政策上,可根據合伙經營規模情況,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并設立專門窗口接受大學生的咨詢和辦理業務。設立專門的創業基金和引入風險投資資金,通過創業競賽遴選出優秀的創業項目,并創造機會、渠道使得大學生能夠對接這些投資機構。
參考文獻:
[1]丁青.廈門大學生創業環境調查及優化對策[J].集美大學學報,2010(10)
[2]鄭淑真,戴鎣,王華.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為案例調查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06)
[3]謝巧生.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廈門理工學院為例[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
[4]鐘捷.淺談福建省大學生創業環境發展現狀與對策[J].社會探索,2015.
[5]楊伏山,唐紅波.廈門理工學院新辟創新創業園區助學生實現夢想[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