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芳 劉德軍

摘 要:汽車材料課程是技工院校汽車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傳統的理論教學形式單一,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本文介紹了對汽車材料課程教學進行的初步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
關鍵詞:汽車材料 教學改革 一體化
2016年1月12日中國新聞網報道,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超過2450萬輛,創全球歷史新高,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據預測,到2020年和2060年,全世界汽車保有量將先后達到12億輛和25億輛,可見汽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日益深刻。然而,汽車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原材料工業的大力發展和支持,熟悉汽車材料的性能,具備合理選材及應用的能力,是對汽車類專業學生最基本的要求。
一、教學現狀
汽車材料課程是技工院校汽車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常用汽車材料的性能和具備合理選材及應用的基本能力,為更好地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基礎。課程內容包括汽車金屬材料、汽車非金屬材料、汽車運行材料和汽車美容與裝飾材料四大部分,課程本身具有基本概念多、理論性強、“雜、亂、散”的特點,傳統的填鴨式講授無疑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影響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學設計都是緊緊圍繞理論知識進行的,重理論輕實踐,阻礙了學生的辨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筆者結合自身實踐,對汽車材料課程教學進行了初步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課程目標
依據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對汽車材料課程進行課程改革,旨在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社會和地方經濟服務。
1.知識目標
一是掌握常用汽車金屬材料及非金屬材料的分類及使用性能;二是掌握汽車運行材料的分類、品種、牌號、主要規格及使用性能;三是了解汽車養護用品的性能;四是了解新材料、新技術及發展趨勢。
2.能力目標
一是能識別常用金屬材料的牌號;二是具備分析非金屬材料特性及應用狀況的能力;三是具備正確選擇、使用汽車運行材料的能力;四是能夠合理選用汽車美容裝飾材料。
3.素質目標
一是具有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理念;二是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三是初步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
三、課程設計
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對知識進行整合重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模擬真實情境進行課程設計,以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見下表)。
四、教學方法
結合目前企業需求及學生學情,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成為當務之急,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技工院校的必然選擇。汽車材料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合理選材和應用的能力,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一味地積累知識卻不會運用。
1.情境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生活中容易出現的真實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任務驅動法
在共同任務的驅動下,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借助各種學習資源的合理利用,完成既定任務,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體驗成功的樂趣。
3.討論法
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開闊學生們的視野,看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際操作
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擁有了知識的儲備,能將知識運用于實際,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實際操作可以帶著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成果,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習效果。
五、考核評價
課程考核評價制度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考核評價制度迫在眉睫。打破傳統考試評價模式,采用筆試、口試、情景表演、成果展示、知識競賽、技能比賽、課程論文等多元評價模式,明確考核評價標準,增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和把握,全面評價課程學習效果。引入過程化、階段性考核,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即完成一項項目考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教師除了需要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之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及心理狀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六、教學實施
改變傳統的理論課教學模式,實行一體化教學,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既要動腦又要動手。以2015款1.6L自動舒適型寶來汽車合理選用發動機油為例,具體教學實施步驟如下。
1.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三月的一個周末,你陪同朋友小王駕駛2015款1.6L自動舒適型寶來汽車去市郊游玩,途中發動機油指示燈亮起,應該怎么處理?作為汽車專業人員,你的建議是什么?如需添加機油,應選擇哪種規格的機油?如何正確添加?很明顯,這個問題同時也涉及了汽車維修的相關知識,但并不沖突,知識本身就是相互貫通的。
2.自主學習,團結協作
教師課前下發任務書,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組6人,各小組按照教師的提示去搜索相關資料,可以查教材、教輔資料,或利用網絡資源,也可利用課余時間走訪汽車修理廠參觀學習,或向親屬朋友請教交流,為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創造條件。課上學生需要根據任務書的引導,填寫分析報告,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任務驅動教學的實質是通過各種實例的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以獲取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個別學生出現消極依賴心理,教師應多關注,勤督促。
3.效果評價,教學相長
各學習小組可選擇多種形式對各組的學習過程及解決方案進行匯報總結,其他學生可以提問并加以補充,教師適時指導并委派學生做好記錄。根據任務類型,也可以選擇分角色扮演,每位積極參與的學生都應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賞與鼓勵,這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當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找到學習的樂趣,會很自然地去學習。
4.教師點評,畫龍點睛
任務驅動法的優勢在于目標明確,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更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準備和耐心指導。教師要緊緊抓住教育的每一個瞬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的點評顯得更加重要,不僅要強調重難點,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做人做事、求知創新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七、教學體會
筆者針對汽車材料課程教學做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打破了學科界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提升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彭應征.關于《汽車材料》課程教學的一些探究[J].知識經濟,2013(12).
[3]路海萍.課程項目化:高職院校課程改革走向的選擇[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3).
(作者單位:秦皇島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