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平 柯鐵軍 薛傳佳 馮立穎 郝曉冰
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從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的角度入手,剖析傳統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構建新時期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如下:探索學生管理體系網絡再造,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網絡育人環境;探索學生事務流程網絡再造,推進學生網絡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探索學生組織形態網絡再造,構建學生網絡群體立體化組織結構;探索學生學習資源網絡再造,建設校園學生教育引導網絡主陣地;探索學生信息管理網絡再造,深入挖掘使用學生工作各類數據。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據挖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7-0181-02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而人才培養的重點是育人,育人的關鍵是育魂。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國際國內形勢都對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和任務。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持續投入和高度重視,在為改進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的同時,也對高校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現在大學生群體學習和生活網絡化傾向明顯,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手段單一、相對滯后,存在著很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如何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具備創新思維和互聯網理念的人才,需要我們根據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客觀要求,從觀念、手段、內容、方法等方面改進高校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2015年5月25日,燕山大學正式啟用了學校官方網絡綜合服務移動互聯平臺——“燕園在線”。筆者根據參與推進“互聯網+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實踐,結合對目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認識,就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深度融合視角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構建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當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組織管理體系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高校目前普遍形成了在學校層面設立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等職能部門宏觀負責,在學院層面設立分管副書記、院團委(學工辦)統籌推進,在學生班級層面設立有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等具體落實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組織管理體系。但在實踐中,大部分高校由于多頭領導、職責不清、人手不足等原因,基層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幾乎要管所有涉及學生的事情,大量精力花費在協調處理各類涉及學生的事務性工作上,管得細枝末節多了些,投入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的時間和精力嚴重不足。
2.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受制于傳統的高校考核評價機制,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多數高校中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教職員工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認識不統一。學校領導更重視科研教學指標,不少教師只教書不育人,業務處室的工作人員更是因為與學生接觸少溝通少而極易忽視學生的正當訴求,這些都與大學的“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教育規律相悖。甚至有人認為教育管理學生僅是輔導員的事情,各部門各行其是,偏離了學生教育管理的初衷,沒有真正形成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地育人氛圍。
3.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手段與學生期望相差甚遠
當前,我國高校還不同程度存在行政權力政治化、學術權力行政化和市場權力邊緣化等“行政化”傾向。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化,直接導致最應該成為學生良師益友的輔導員,往往以一個“教官”的形象出現,反復糾正著學生一個又一個行為,結果是學生工作者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設法努力去管好學生,但是往往事倍功半、學生們的滿意度也不高。很多輔導員每天都要去查課查寢,有的還要求學生干部時刻監督同學上課、歸寢、出操等情況,這些做法無疑將學生工作者擺到了學生的對立面上去。時間長了問題堆積,最終只能將學生推得越來越遠。
二、當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1.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大眾化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產生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各高校特別是各地方高校的辦學規模幾年之間從原本幾千人迅速擴大到幾萬人,而各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高校管理者雖然在幾十年的辦學過程中積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隨著在校生人數的激增,原來管理模式的效果很快被稀釋,也逐漸不能適應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隨后,各高校不得不大量集中招聘學生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然后經過較短時間的培訓和教育直接投入到工作崗位,短期看解決了教育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但是學生教育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沒有發揮好原有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也沒有很好地繼承創新原有管理模式的經驗和優勢。
2.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的社會化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目前,高等院校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各項管理服務工作日趨市場化,現在的高校已經不是象牙塔,而是一個小社會。特別是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深入,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學生們在這樣的大學中學習生活,越來越依賴高校周邊形成的一定規模的高校經濟圈,他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很多時候都需要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也趨向社會化,這需要高校在日常學生教育管理方面不斷創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
3.我國高等教育受眾的個性化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互聯網、教育信息技術的影響,現在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形式等給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預想不到的困難和死角。高校原來的以班級為單一教育管理單元的模式,無論在管理形式還是在管理效果上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和科技的進步,作為新時期高校的受教者——大學生,其對于自身的成長和進步的衡量標準在發生變化,其個性化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有著很強的訴求。作為施教方的高校以及學生教育管理人員,還需要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下大力氣創新思想觀念、內容方法、形式手段等,運用互聯網思維積極妥善解決好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
三、構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路徑選擇——以燕山大學“燕園在線”網絡綜合服務平臺為例
1.探索學生管理體系網絡再造,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網絡育人環境
在推進“燕園在線”建設時,學校積極探索學校管理體系的網絡化再造,力爭構建“老師-學生-校友”三位一體、“學校-學院”兩級管理的多組織架構的校園管理服務新模式,將管理體系扁平化。利用“燕園在線”建立起圍繞學生的交流溝通、教育引導、管理服務、權益保障多維度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將游離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一線的機關部門、后勤部門、專業教師等納入到了學生教育管理體系,各方可以分別以組織者、參與者、旁觀者等角色全面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而學生也相對比較容易接受網絡這種相對平等的交流溝通方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展,其針對性和效果會更好。
2.探索學生事務流程網絡再造,推進學生網絡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
燕山大學試圖以“燕園在線”開通為契機,破解傳統學生事務管理中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的瓶頸,嘗試建立一種適合高校的學生事務網絡一站式服務模式。通過梳理各類涉及學生的事務性工作事項,建立專門針對學生信息資源索引和信息資源導航系統,搭建學生網上辦事工作流程,在學校統一身份認證和數據中心等學校核心平臺的支撐下推進對學生事務性工作網絡化再造,將分散在各部門的面向學生事務的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利用“燕園在線”完成對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3.探索學生組織形態網絡再造,構建學生網絡群體立體化組織結構
“燕園在線”啟用后,為學校三級黨團組織和各類學生社團組織搭建了很好的移動互聯平臺和網絡互動空間,讓現實中的黨團組織與學生社團等插上了網絡的翅膀,能夠利用平臺傳播信息和組織活動等,能夠做到建網、用網、占網,讓廣大學生黨員團員和學生骨干隊伍在網上有平臺、有聲音、有活動、有態度、有表現,鼓勵大家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基于現實中的實際情況,探索推進黨團組織和各級各類學生組織進網絡,建設“網上黨支部” “網上團支部”和“網上社團”,構建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有立體化組織結構的學生網絡群體。
4.探索學生學習資源網絡再造,建設校園學生教育引導網絡主陣地
高校學生的教育學習不應該局限于課堂,需要將教育工作延伸到課外,實現教育的全天候、全方位。借助“燕園在線”平臺,學校可以對各類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將深受學生喜愛的特色校園文化品牌、思想教育活動與網絡“嫁接”,使學生“網上” “網下”都能受到思想上、學習上的啟迪和引導,形成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的合力。同時,“燕園在線”弱化了課堂和校園的界限,學生在平臺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實名的,需要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能夠增強學生網絡道德意識和個人信用認知,養成良好的上網行為。
5.探索學生信息管理網絡再造,深入挖掘使用學生工作各類數據
“燕園在線”各項功能完善后,隨著用戶活躍度的提升,將成為一個承載著師生工作、學習、生活、服務的校園網絡家園,系統將沉淀大量寶貴的信息和數據。隨著將來學校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建設,可以針對學生日常消費、出寢歸寢時間、學習成績變化等信息進行篩查,深入挖掘平臺中各類數據的價值,讓學生工作者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實現精準管理,提高學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讓確認貧困生、篩查心理問題學生等工作更加人性化、也更有針對性。
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的新媒體時代,我們加強和改進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創新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始終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探索構建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但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在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研究和實踐。希望通過燕山大學“燕園在線”網絡綜合服務平臺的探索,能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管理提供一些經驗和啟發。
參考文獻:
[1]依里合木·牙生, 熱合曼江·居馬, 蒲麗霞.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求實, 2010(1):223-225.
[2]任俊花.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相結合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