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敏
【摘 要】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教師所傳授知識量的多少,而是學生能真正吸收多少知識。只有高效教學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高效學習。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 有效性 學習興趣 交流學習 寫作訓練
閱讀教學不只是讓學生讀一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閱讀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提高語文綜合素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師關注的問題,只有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學到知識,提高語文成績。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大的學習動力。學生只有對某件事情感興趣,他才能盡全力去做好。學生只有對閱讀感興趣,在閱讀時才能積極思考,從閱讀中汲取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教師先讓學生自由閱讀,就是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在自由閱讀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圖書。對于自己喜歡的書籍,學生就會很投入地去閱讀,從而也就很容易養成看書的好習慣。隨著接觸的書籍逐漸增多,學生也會逐漸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對閱讀產生興趣。
第二,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一些影視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影視作品都來源于小說,但是很多影視作品往往沒有拍出小說中的內涵和意境。教師就可以借助影視作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先引導學生去接觸與影視作品相關的書籍,然后慢慢地激發他們的讀書熱情。當然,教師所選擇的影視作品一定要和原版小說的思想內容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學生從閱讀中收獲有用的東西。
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閱讀不僅是讀一讀文字,更重要的是讀懂文字,了解文章中文字的內涵,并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閱讀的過程也是讀者和作者交流的過程,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敢和教師交流。為了讓學生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使每一位學生都敢于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兩方面展開交流。一方面,學生之間交流自己閱讀的感悟和收獲;另一方面,學生之間交流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者書籍。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例如在學習《項鏈》這篇課文時,在學生閱讀完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從閱讀的過程中領悟閱讀帶來的美感,更高效地獲取知識。
三、加強寫作訓練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閱讀和很多語文知識有聯系,尤其是寫作。組織學生閱讀的目的,不僅是給學生更廣闊的知識天空,也是為寫作打好基礎,并學會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閱讀一篇文章,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描寫方法等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將這些表現手法用到寫作中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進行仿寫、續寫等。例如在學習《雷雨》這篇文章時,學生會接觸很多景物描寫,這些描寫出自名家之手,描寫得很細膩,對學生的寫作有啟迪和引導作用。這時就可立即讓學生仿寫,趁熱打鐵,學生定能寫出像樣的作品。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寫作比賽,這種比賽教學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閱讀是學生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語文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閱讀這一教學環節,讓閱讀教學帶給學生知識和能力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海艷.初中語文閱讀學案教學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1).
[2]岳二平.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28).
[3]黃厚江.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下)[J].中學語文教學,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