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愛民
摘要 根據菏澤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全面進行調研分析,指出了菏澤市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所遇到的問題,并對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為全市的進一步發展拓寬了思路。
關鍵詞 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現狀;發展建議;山東菏澤
中圖分類號 F3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319-01
隨著經濟社會的逐步發展,農業已逐步由傳統農業不斷分支出多種新型農業形式,其中就包括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休閑農業是在傳統農業形式基礎上,充分利用其觀光、度假、休閑及旅游資源的一種新形態,同時也是優化農業結構、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增加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通常情況下,鄉村旅游的目的地多是遠離都市的鄉野地區,充分利用鄉村特有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氣息來吸引游客,為旅游者提供休閑娛樂、回歸自然等環境,從而達到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目的。
1 菏澤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基礎條件
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曹州,與江蘇、河南、安徽3個省接壤,總面積12 238.6 km2,人口844萬人。菏澤市地處黃河下游,為黃河沖擊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處古今黃河之間的三角地帶內。近年來,菏澤牡丹享譽海內外,2012年3月,菏澤市被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都”。
菏澤市是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大市,具有悠久的農耕文化以及豐富的民風民俗,農產品資源豐富、鄉村土地廣闊,為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造了良好環境與條件。在“四大基地一大產業”的大背景下,休閑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相關示范區、旅游區等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先后有穆李村特色旅游村、定陶縣仿山旅游區、曹縣魏灣萬畝濕地公園、東明縣黃河森林公園、單縣浮龍湖生態旅游區,以及鄆城縣宋江湖水滸濕地休閑度假旅游區等項目、基地相繼建成使用,成為休閑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的良好基礎與開端[1-3]。
2 菏澤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現狀
農家樂是菏澤市休閑農業的基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休閑娛樂等新型農業需求越來越迫切,在此環境下,休閑農業不斷發展壯大。
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農家樂”通常只是提供餐飲服務,形式單一,觀光性不強,稍有特色的地方都叫“農家樂”,還沒有現在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這些概念。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在“農家樂”的基礎上,陸續出現的以度假村游、民俗游等形式的休閑農業逐步發展壯大。菏澤市單縣、單縣曹莊鎮、鄄城縣吉山等郊區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以及地方特有的農產品,打造以觀光為主的休閑農業,并在社會、政府支持的環境下得到快速發展。在這段時間內,以單縣田野生態農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主要標志,隨后陸續出現了東明建國花卉農家院 、鄄城桃花節、曹縣的蘆筍節等一批特色休閑農業項目[4]。
到了2008年前后,菏澤市在鼓勵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休閑農業逐步發展為集休閑娛樂、健身度假、觀光體驗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形式。此時,同時涌現了一批以特色農莊、果園、生態園林、花圃、林場、濕地等資源為依托的休閑觀光農業典型。如菏澤市高科技農業生態園、單縣百壽坊生態園、菏澤市牡丹區馬嶺崗鎮穆李村等。
近幾年,伴隨著菏澤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菏澤市休閑農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11年5月中旬,“山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分會”成立,菏澤市開發區佃戶屯辦事處“菏澤市高科技農業生態園”首批獲評2010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園區三星級資質;2012年曹縣“唐莊黃河故道生態旅游觀光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三星級示范園區”;2013年,牡丹區“穆李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園區”;2014年東明縣“山東玉皇生態文化旅游度假村” 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園區”;2015年,定陶縣獅克農場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三星級示范園區”;定陶縣“旺天下生態農業園”、曹縣“十三村農業休閑觀光園”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園區”。
3 加快菏澤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建議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菏澤市在發展模式、特色、規劃以及成果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為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投資和宣傳力度偏低;需進一步加快特色建設步伐;精神文明建設有待加強等。菏澤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并用科學的手段指導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的發展,合理整合與利用全市優勢的農業資源,樹立良好的形象與品牌。
3.1 增強意識,強化領導
要從思想意識上將發展休閑農業放在重要位置,應將其納入到重要議程工作之中,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為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要強化領導,各級農業部門應當充分重視并切實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關工作的部署與開展,明確主管部門及領導,確保組織人員到位;除此之外,各級農業部門應當加強合作意識,牢記“一盤棋”的原則,積極主動與旅游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合作,切實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向政府相關部門爭取更多的支持。
3.2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發展休閑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涉及方面廣泛,對全市的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當根據當今新農村、新農業的最新標準要求,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應當深入調研當地具備獨特優勢的地貌資源、自然景觀以及農業資源,借助自身獨特的優勢優化產業布局,最終實現大中小配套、點線面結合,全面打開功能互補、實現主題突出、有序發展的良好局面。
3.3 以農為本,農游結合
農業是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重要基礎屬性,其根基離不開“農”,只是加之“游”的特性,使其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要想發展好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必須始終以農為本,不斷突出游的特色。首先,應當以發展“三農”為目的,堅持農民是主體、農村是根基的原則,發展休閑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的前提必須是尊重農民意愿,將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實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其次,要不斷突出“休閑游”的特色,在農業的基礎上加入創新元素,打造具有休閑、娛樂屬性的觀光園、農業園、生產基地等。
3.4 做好“四動”
目前,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進程仍處于發展初期,并逐步向快速發展階段推進,此時,切實做到“動腦”“動眼”“動嘴”“動手”尤為重要。首先,“動腦”也可謂“動心”,應當秉承“品質第一、客戶至上”的原則,在口碑樹立、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展銷會讓更多消費者了解項目,并全心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延伸產業鏈條,為游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其次,“動眼”也可謂擴展視野,讓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從業農民們多走出去看看,學習一下成功項目的成果經驗。再次,“動嘴”即是做好宣傳。要將菏澤市優秀的產品、項目通過網絡、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發展休閑農業對于社會與經濟效益重要的促進作用;最后,“動手”就是要實干,不能紙上談兵,光說不做,要根據前期科學的規劃逐步落實。
4 參考文獻
[1] 武文鋼.交城縣休閑農業發展的思考[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5(12):31-32.
[2] 王舒寧.福建省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5(10):73-74.
[3] 張世剛.休閑農業的現狀和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5(19):175-176.
[4] 金娜.金華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