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秀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問題會思考、深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小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主動思維
新課程的不斷發展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小學高年級數學對啟發學生的主動思維有重要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及時了解教育的發展趨向,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才能使學生學會思考。
一、引發學生主動思維的必要性
1.時代發展的要求
21世紀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對有主動思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是比較大的。小學教育作為教育的啟蒙階段,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主要任務。
2.促進智力的發育
小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思維能力,對開發小學生的智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小學生智力正發育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潛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多思考、多交流,鍛煉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
二、啟發學生主動思維的策略
1.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這樣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在講解單價計算的時候,可以設置這樣的題目:小花去商店買橡皮、鉛筆,不知道帶多少錢,你能幫他算一下嘛?然后幫學生進行分組,在課前就調查鉛筆和橡皮的價格,在課堂上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情況回答這個問題,那么單價問題就會計算出來,教師這時可以指導學生一起計算。學生在這種有趣的情境教學模式下,可以對數學問題有更加直觀的了解,也能夠啟發自己的主動思維,這對于提高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2.營造競爭熱烈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對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給學生規定一個討論的時間。在時間結束之后,評選出解題最快,準確率最高的一個小組。競爭熱烈的學習氛圍能夠促使小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和思考,讓小學生在緊張的競爭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潛力。小學生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合作意識。小學生在競爭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可以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激發解題的靈感。
3.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還應該教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深思考,因此,教會學生思維方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利用一些疑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啟發小學生的主動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使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交流環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采用學生講課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組,然后把不同的單元分配給不同的小組。教師再安排每個小組的講課時間。小學生參與講課不僅可以培養自己的知識整合能力,還能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新型教學的模式下,教師應該根據數學教學的目標,來為學生設定有針對性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盡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互相的交流中,學生可以交換自己的思想,可以說是提高數學能力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一個輔助教學者。學生有了一定的講課任務之后就會提前對知識進行預習和提煉,因此這種教學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備課過程中也是創新的過程,在備課過程中會思考如何用新的方式去吸引同學的聽課,如何讓大家理解課程。
啟發小學生的主動思維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關系到教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教育工作者應該改變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不斷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培養會思考、深思考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新武.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導論[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2]陳華.淺析小學數學的任務驅動教學法[J].學園:教育科研,2012(22).
[3]史建平.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應用初探[J].中小學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