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康
摘 要:在我國社會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新聞傳媒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新聞傳媒的一些弊端也隨之體現出來,面對這些已存在的弊端,我們不能選擇逃避或忽略,反而應該正視它并克服它。本文首先介紹了新時期新聞傳媒的三大功能,分析了新時期新聞傳媒的發展路徑,最后針對新聞傳媒的一些發展缺點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新聞傳媒;輿論;宣傳;文化產品
引言
在很多人已經形成的觀念中,新聞傳媒僅僅只有一個娛樂大眾的作用,只是在茶余飯后為大家提供一種放松精神的娛樂方式,其實不然。娛樂功能僅僅只是新聞傳媒若干種功能之一,尤其是在新時期,新聞傳媒的作用已經滲入到社會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等多個方面,通過新聞傳媒這一渠道,我們可以更好地宣傳我們的社會文化,弘揚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低俗不文明的社會文化,同時,新聞傳媒還可以幫助黨組織更直接、更有效地宣傳一些最新的黨的方針及政策,可以使人民群眾在第一時間準確地了解黨,隨著網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網絡也逐漸成為新聞傳媒的方式之一,這種新型的新聞傳媒方式具有互動性,人民群眾在學習我們黨的方針和政策之后,如果有什么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利用網絡反饋給黨組織,進而使黨的工作做到真正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新聞傳媒是推動社會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在新時期利用好新聞傳媒的力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
1.新時期新聞傳媒的功能
1.1輿論宣傳功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在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基礎上,多種多樣的意識形態開始出現,但在一些西方資本主義不良價值理念及部分別用用心的人蠱惑下,部分普通大眾的價值觀出現偏離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輿論是人民群眾在某一時間段中,對某個特定的事情或現象發表的幾乎類似的建議、意見、態度、觀點和想法的相加總和的集合體,可以代表多數人的共同意見,是社會大眾心理的反應與體現。這時候,新聞傳媒作為大眾的傳媒工具應當充分輿論宣傳功能,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達反應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問題,宣傳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1]。
1.2信息傳播功能
隨著現代科技與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由于新聞傳媒的傳信息播的范圍廣、速度快、信息準及消耗少,人們已經習慣從各種新聞傳媒上獲得各種信息,因此,保障并完善新聞傳媒的信息傳播功能尤為重要[2]。信息具有不滅性和實效性,所以要求新聞傳媒傳播的信息準備無誤和快速便捷。信息是新聞傳媒傳播的內容,也是新聞傳媒競爭力的核心,信息越快速,越有效,越獨家,該新聞傳媒越具有競爭力,越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新聞傳媒信息傳播信息的步驟大致為:新聞傳媒工作者根據信息渠道先獲得第一手的信息資料,挑選、采集出有價值的新聞情報,再按照要求對信息加工、編輯,再通過新聞傳媒進行傳播。
1.3生產文化產品功能
新聞傳媒傳播的信息,就是新聞傳媒這個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真真正正的文化產品,大量的新聞作品具有新聞使用價值;新聞傳媒傳播行業就屬于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功能就是生產和宣傳文化產品。這里文化的概念是狹義上的文化,即與經濟、社會等關鍵詞相對的文化,是我們意識形態上的文化。文化產品是新聞傳媒功能的最后一環,新聞傳媒功能的發展順序應該為輿論宣傳,信息傳播和最后的生產文化產品。
2.新時期新聞傳媒的發展路徑分析
新聞傳媒按種類可分為好幾種,我們來一一闡述。對于那些黨的新聞傳媒,他們是黨的喉舌,是一種意識形態領域的輿論工具,要做到直接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監督政府職責和捍衛祖國權益[3]。對于那些主要功能是信息傳播的新聞傳媒,要保證生產的產品既具有價值又具有使用價值,積極對國家經濟、社會做出輿論貢獻,引導推進社會主義社會、經濟變革。而對于那些主要生產文化產品的新聞傳媒,由于其生產的文化產品是屬于全人類、全社會的公共文化產品,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新聞傳媒工作者要具備創新型的理念,在新聞傳媒作品中要多一些人文關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不要減少了社會互動中的他人利益。新聞傳媒工作人員要保持對新鮮事物的高度敏感性,做到對新聞線索的深度挖掘。新時期新聞傳媒的發展路徑的確定,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以人文本,尊重個人的人性價值和社會價值,創作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演進真時的新聞作品。
3.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新聞傳媒必須發揮客觀、公正引導健康、文明、進步的輿論導向、傳播及時、準確信息和生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的功能,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精神文明文華建設,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幸暉暉.媒體微信公眾號的傳播特色與發展短板探析[J].老區建設,2015(12)。
[2] 趙紅梅.和諧社會中的新聞傳媒功能、使命與作用[J].中國地市報人,2011(08)。
[3] 張逸,賈金璽.新聞網站的移動化之路[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作者單位:長沙市周南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