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茜 葉婧
【摘 要】隨著我國藥學事業的快速發展,醫院和用人單位對藥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在進行藥師培養中還是存在問題的,其專業的設置還沒有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發展。所以,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課程教育應該著力改變教學方式,完善藥學課程體系,提高藥學教學實用性,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并且堅持學工結合的方式。
【關鍵詞】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藥學事業的發展,醫院的藥學服務模式實現了更新,傳統的藥學服務方式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在高職高專的藥學教學中,對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革新,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發展。
一、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師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設計不合理,學科界限過大。在高職高專的藥學專業教學中,教師主要對學生的制劑方法進行培養,但是醫院現在對藥物制劑方面的人才需求并不是特別多,單純藥劑學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在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中,應該堅持學工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學校和企業應該建立聯系,學生定期參加企業實習。在對調劑和處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圍繞藥師的實際工作展開,在藥店完成相關的實踐課程。在藥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制藥專業的,他們對調劑和處方方面的知識了解并不是特別深,在教學中具有局限性。而且藥事管理課程中大多數是藥品的生產管理和藥品的經營管理等,這些課程開設的時間短,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不能學到扎實的知識。
(2)專業課程的特色不突出,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在藥學專業基礎課程中,必須開設藥理學和臨床藥理學,而且教學內容應該與工作的實際相符,但是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藥理學和臨床藥學教學中,其培養目標并不完善,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很快地適應行業的發展。例如學生在大二階段課開設藥理學,但是這門學科主要是理論知識,偏重于對藥物機理的講解,但是缺乏臨床實踐的環節。
(3)實踐環節與專業要求不符。在藥學教學中,藥理學和臨床藥理學這兩門課程應側重在實驗室進行,但是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沒有與其他的課程區別開來,而且學校只是進行理論教學,沒有采取學工結合的形式,學生在學習完成后不能到崗位上實踐,所學的知識不能在實踐中鞏固和深化,導致學生在崗位上長期不能適應崗位的工作。
二、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的課程改革分析
(1)學習與調研的結合。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對國家頒布的教學文件及政策進行分析,然后對藥事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規熟悉掌握,在對藥師進行培養中應該產生新的認識。在對醫藥管理的過程中,各基層單位應該積極為藥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他們通過實踐的方式提高技能,培養更多的應用型的人才,藥學專業的學生要構建藥理學的知識體系。
(2)完善課程的標準。藥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在新的培養目標引導下,完善學習,學校應該收集藥理學的新知識,然后結合專業的方向,細化藥理學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內容與崗位的需求結合起來,建立藥理學課程的標準。
(3)完善藥理學教學內容的整合。在進行藥理學教學中,不能孤立的教學,教師應該將其他的課程與藥理學這門課程聯系起來,而且在教學中要選擇合適的教材,教材既不能晦澀難懂,也不能長期使用舊版教材,在教學中應該重點分析藥事管理學和藥劑學,以及在藥品中常見的不良反應,讓學生掌握藥品管理的基本規范,在臨床用藥方面應格外強調,在藥品講解中要樹立學生的法律意識,不能忽視法律。在對處方和調劑講解中,應該強調實用性。通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在藥理學的教學中,應該對新的知識重新整理修訂,使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讓學生可以準確的對各類藥物進行分類,并且在平時應該注重臨床實踐,分析常見藥物的使用方法,在用藥指導教學中多花時間。
(4)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工學結合。在藥理學的教學中,課程應該分成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在理論環節,教師為學生教授一般概念,在實踐環節讓學生對一些病例進行分析,開展合理用藥的實踐,在保證理論課程完善的情況下,強化實踐課程,積極在藥房中實踐,學以致用。
(5)完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的環境。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中,將藥理學和臨床藥理學整合成一門課程,但是,藥理學主要是對理論教學,臨床藥理學是實踐環節,二者融為一體,會導致工學結合的效果不完善。
三、結語
在高職高專藥學專業的藥理學教學中,不僅僅要進行理論教學,同時要完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燕芬,馮愛瓊,鄭恒,劉燕,陳妙茹,賴文思.以“用藥指導”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藥學藥理學實訓課程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71-72.
[2]趙燕芬,胡蘋,鄭恒,陳妙茹,賴文思,閆莉.以“工學結合”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藥理學課程建設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05:443-445.
[3]任亮,康紅鈺,王雁梅,于偉凡,張志國.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課程的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J].衛生職業教育,2009,1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