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摘 要:近年來,各類學生技能大賽層出不窮。這些比賽讓職業院校的學生找到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也讓更多人看到了職業教育的成績。所有學校都對技能大賽十分重視,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也給予高度關注。本文主要從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的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及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技能大賽 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
近些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職業院校也漸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隨之而來的各類技能大賽也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它成為了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試金石,而且還為學校間交流教學經驗、切磋專業技術搭建了一個平臺,真正實現了教學成果共享的目標。所以,各職業院校對技能大賽越來越重視,社會各界對職業院校也越來越關注。在近幾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隊的出色表現更是像一劑強心針,激勵著所有職業院校的師生們。
一、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的積極意義
1.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我國職業教育起步比較晚,導致職業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淪為傳統教育的附加品,“只有成績差上不了大學的學生才會上職業院校”是許多人的觀點。這也使職業學校的教學經常成為普通院校教學的簡化版,仍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技能教學較少,或是技能教學嚴重脫離實際。而技能大賽則是以實際操作為主,在實操中不斷總結與探索,最終讓理論與技能緊密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這就迫使學校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形勢。
2.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職業院校一般沒有升學率的要求,使得學生也沒有學習壓力。因此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只能以期末考試的方法來考核,學生本身學習積極性不高。長此以往,教師的專業能力反而越來越差,經常會固守原有的知識,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而技能大賽的特點是與時俱進,每次比賽都會出現一些新興的項目,比賽設備每年也會根據企業或社會的實際情況改型。從而促使教師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以適應項目的更新、設備的改型。
3.給優秀學生以展示的平臺
職業院校的學生雖然文化課成績不夠理想,但并不影響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天賦。平時的課堂學習并不能完全發揮學生的天賦,而技能大賽則給了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更給了他們一個奮斗的目標。在這種目標的驅動下,他們能吃苦耐勞、潛心學習。
4.激發更多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越來越高的專業能力和學生之中優秀代表的輝煌成績,會給更多過去曾經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被社會歧視、甚至一度對自己失去信心的學生新的希望。而大賽訓練所采用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在平時的專業課程中的使用,也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高、主動性更強,使教學效率提高。
5.更好地實現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提高教學水平、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之一。學生技能大賽想要辦好,必須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賽項的確定、賽題的設計應該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相結合。因此許多成功的比賽都是在企業與學校的共同組織下完成的,企業在大賽之中發現有潛力的選手,為企業的人才發掘找到一個好的途徑,而學校則通過大賽展示了自己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素質,為學生的就業打開一扇門。這種雙贏的方式,也被學校和企業所接受。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比賽項目對設備依賴性高
部分比賽項目對指定設備依賴性太高,學生在備戰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很多精力花在了熟悉指定設備上。這對比賽的公平性和推廣都有負面影響,許多學校會因為沒有指定設備而直接放棄比賽;而學生即使通過練習指定設備取得了好成績,也不代表他真的對該項目有了很深的認識,也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就成了為比賽而比賽,而失去了技能大賽為教學服務的初衷。
2.缺乏全體學生參與的氛圍
現在大多數學校在為參與技能大賽進行選拔培養時,一般都采用精英制。先通過學校各班級的初選,選出班級內的尖子,對這些尖子單獨進行培養,再通過省、市各級比賽進行篩選,最后到全國參加大賽,更優秀的可以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這些選手都是學生中的佼佼者,普通學生缺少參與的機會。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技能大賽根本沒有參與感,總覺得“與我無關”。學校應該形成長效考核機制,通過這種考核來代替過去單一的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或選拔人才的方式,真正實現以賽促學的最終目標。
三、小結
在機器替代人工的今天,只有那些有實際解決問題能力、能發揮創造力的高技能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通過技能大賽這個平臺,真正實現“以賽助教、以賽勵學”的目標。把賽場上的高水準、高技能帶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帶到今后的工作中,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
(作者單位:金華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