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麗
摘 要:機械制圖是技工學校機械、電子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對給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起著主要作用。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實際對制圖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該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技工學校的學生普遍不喜歡學習、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又缺乏實際經驗,在學習這門課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提出應針對現實情況,采用有效策略,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整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創新
一、明確教學任務,精選教學內容
根據企業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行業實踐專家訪談,提取典型工作任務,采用魚骨圖分析技術,制定課程標準,制作不同層級學習任務工作頁,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和調整,刪除不符合生產實際的內容,增加課本遺漏又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和技能,把教學任務重點放在企業生產零件圖樣的識讀和表達上。例如,正投影規律、基本體三視圖、截交線、相貫線、組合體的畫圖方法與識讀,應該系統講解、全面掌握,同時選擇生產中經常用到的圖樣給學生多練習,讓學生提前接觸到工作中會遇到的各種各樣零件圖和裝配圖,保證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任務緊密聯系,直接與企業形成零對接,與時俱進,跟上企業生產實踐的步伐,逐步實現校企合作,工學一體化模式,達到科學合理的實施職業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的目標,符合企業用人單位要求。
二、提高授課藝術、完善教學方法
1.注重學生認知程度,增加課堂趣味性
由于技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接受能力不強,心理年齡滯后,關鍵敏感期未過關,有厭學等多種情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適當引入兒童化教學方式,增加課程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摸索出“機械制圖三字經”口訣。應用“三字經”梳理提煉機械制圖有關標準、有關規律、有關特性、解題步驟、解題方法,便于學生記憶、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并且充分采用當今先進的科技成果,新媒體進入課堂,應用PRO/E軟件造型,展示空間三維模型與二維圖形進行相互轉換的過程,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清晰,更容易幫助學生構建抽象思維能力,深入理解制圖方法。
2.提升學生課堂投入
從課堂教學實踐反映,學生學習的課堂投入是有“分化”的,一是與課型有關,學生在操作課的學習投入一般比在教室上理論講授課整體要高;二是與教師授課水平有關,同樣的班級不同的教師,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也不一樣,其差異反映教師之間的差別;三是與班級管理有關,特別是與班主任的管理相關,一個管理良好、學風好的班級一般不太會出現學生學習投入比例極低的狀況。因此,在制圖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分清學生課堂不投入是哪一種情況,有針對性、適當地改變策略,通過讓學生多練習、多思考,提升教師自身的授課水平以及與班主任建立良好的溝通、找學生談心等方面,促進學生學習投入,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經常互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掌握相關的學習和工作任務。
3.重視語言魅力,有恰當的教學態勢
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遞課程信息最主要的手段。教師語言藝術的高低,直接反映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氣氛。教師流暢、簡明、生動的語言有利于向學生傳授核心內容、概念本質。教師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的語言有利于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教師應用恰當的手勢,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具有表達思想感情、潤飾言語和調整行為的功能。教師語言是教師做好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好的教學語言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真善美的環境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求知欲。
4.助學形式網絡化
利用校園網絡優勢,研制開發網上助學系統,系統設置分別為學習模塊、測試模塊、答疑模塊;開展網上輔助學習、測試與答疑;學習模塊主要提供教師課件與教案,并配備相應的例題解析,還可以鏈接其他學校制圖課精品課程網頁,為學生提供充分、豐富的教學資源,開闊視野,提高綜合能力。助學系統針對機械類不同專業的教學需要,在測試模塊中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題。學生可結合自身狀況選擇測試題目,檢查學習效果,遇到困難題目,可利用系統的二維繪圖功能完成解題過程。
三、小結
本文對于當前機械制圖教學存在的困難,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并在所教班級上進行了改革嘗試。多種教學手段的交替運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趣味,使原本難懂的知識變得形象化、簡單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與繪圖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柳州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