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摘要】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場所,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意義重大。本文首先探討了和諧校園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的聯系,然后探討了如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和諧校園;思想政治;構建
一、和諧校園與思想政治的關系
(一)構建校園與政治關系的理論基礎。馬克思理論中人的發展即全體社會的和諧發展,這并不是指單單某一個人的發展,發展中應當從多方面考量,豐富人與人的關系。黨的十八大體現了社會本質,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體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當前價值觀的體現中應當發揮大學生的才能、智慧,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文化、理論以及能力素質等。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好社會動態,使得大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建設好和諧校園。此外,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為物質決定意識,這是和諧環境構建的理論基礎。因為思想教育對于校園環境的構建提供了相應的精神支撐。和諧環境的創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不斷創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教育。
(二)和諧校園中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在當前和諧社會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中加入理論指導的意義深遠。和諧的理念要求我們不斷發展,這個發展包括德智體美的發展,思想方面的發展,高校應根據學生實際,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滿足學生的需求,發揮出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實踐的可持續發展。
在小康社會的構建設想中,我國預計會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而2016年距離全面小康僅有4年的時間。在這一關鍵期,在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我們應把握機遇,結合好思想政治與現代化建設,承擔好社會責任,不斷化解矛盾,保持學校的穩定團結。和諧的校園環境的營造于身在學校的每一個人而言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于老師而言,能夠增加工作動力;于學生而言,能夠更好地學習;于管理者而言,能夠更好地管理,培養越來越多的人才。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促進校園和諧意義深遠,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是當前的形勢下,對大學生的教育手段過于簡單,脫離了實際生活,尚未真正體現出人們的需求。而作為高校的是教育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在教學工作中充分重視大學生的地位,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在學生進入實際社會中,往往會出現政治立場動搖,沒能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與理想中的和諧社會構建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針對大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不斷創新,堅持以大學生為主,不斷發展。
二、和諧校園下如何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實際發展,勇于創新,不斷融入新血液。但是受制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尚未真正實現素質的提高。在當前應當強化學生思想教育構建的合法有效,構建好和諧校園,解決思想政治與時代脫節的情況,而后在實踐中加入社會核心價值,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將學生利益與自身的價值有機融合,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首要途徑,就像“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和諧校園環境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信念,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成長。因此,在校園環境的構建中需要以文化教育為主,使得思想教育合理有效,以精神文明的創建為契機,不斷提升師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此外,在當前網絡化的傳播背景下,應當借助校園網絡、校內網、貼吧的影響力,不斷創新;學校可以在微信上開設公眾號,在微博上設置平臺,加強學生、老師以及社會人士之間的聯系。在校園輿論的影響下,更方便開展政治教育。在校內網中建立思想政治專題,將互聯網作為師生的溝通渠道,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積極開展思想教育。在當前和諧校園的創設中,應借用教育資源,開拓好思想政治環境。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應當充分發揮網上學習的意義,構建好規章制度,形成較好的 機制,不斷推進思想教育的發展。
(二)強化組織的作用。在和諧校園文化的構建中,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團體組織的作用。當前的高校黨團在高校中的意義重要,一方面需要在學生內部發展黨員,用黨員的標準要求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吸收各類優秀學生,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此外,應發揮好黨員模范價值,開展學生的先進教育,在學生的黨支活動中不斷創新,豐富活動。
在班級與社團的力量中需要以班級為單位,然后隨著經驗的總結與積累,發展學生的凝聚力,促進學生思想教育的開展。大學社團的意義,首先從根本上就轉變思想觀念,在自我認知方面不斷強化,重視社團工作。其次,應當加強學生的社團規范化管理,增加社團的投入,給予學生充足的支持,然后結合實際,制定好科學的管理機制,以合理的制度發揮大學社團的作用。
三、結束語
當市場體制的轉型期,和諧社會的構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很多要求,和諧社會的建設中需要不斷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當前,和諧校園的構建作為高校中的重要任務,這需要學生們不斷拓展思想教育,強化組織的力量,改進學生的服務與管理。
【參考文獻】
[1]宗輝.高校和諧校園構建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62-64.
[2]陳超.和諧校園構建視域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文信息,2014(11):92.
[3]楊智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校園構建的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