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生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啟蒙課程,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了每個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及思維水平,因此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傳統小學數學課堂雖然師生之間知識傳授過程非常和諧,但是落實到實踐環節,大部分始終是“無從下手”,可見打造優質課堂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教學的重要追求目標。本文主要從不同方面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打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優質課堂 特征
現代教學改革充分重視課堂改革,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優質的教學課堂可以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加上教師耐心的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體會到很多樂趣,課堂不再枯燥無味[1],學校效率和學習質量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啟蒙課程,其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直接相關,因此打造優質的小學數學課堂非常重要。
1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①教師將相關知識點講述的非常清晰,并對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著重講解和分析,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效果也比較好,大部分學生似乎已經理解了知識點,但是到了實際題目的解答環節,很多學生還是不能對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②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中經常強調要進行練習,在數學教師看來,增加練習是提升數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嚴重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③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好動性特點,教師為了教學課堂可以順利展開,會對優秀學生進行高頻率的提問,而多數學生在課堂中只能作為旁觀者存在,還有部分差生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④傳統課堂中教師經常會事先預設很多問題[2],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較高,但是到了真正的實踐環節,大部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不好。正是因為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上弊端,打造優質課堂成為一種必然。
2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主要特征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索意識,提升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通過自己的鉆研解決實際數學問題,有助于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圓柱表面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圓柱并觀察表面積,在制作不同形狀圓柱體的時候學生可以獲得很多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升其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
2.2引導課堂教學學習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形象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學生的理解會更加容易。注意教學過程中不能只簡單的進行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注意易于小學生理解[3],并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幾何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三角形進行觀察,并對這些三角形的用處進行思考,在課堂中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理解和認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才是教學課堂中的主體,課堂中師生之間要進行良好的互動,使教學課堂情景化、生動化,這樣所有學生才能真正融入進去。
2.3教學過程中注意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是不同的,教師在講授同一問題時學生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理解,這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最為基本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理解是存在差異的,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在理解上存在錯誤而不予重視,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將其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并按照學生的理解進行引導,最終獲得正確答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保持足夠的耐心,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的思考,決不能敷衍了事。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都非常脆弱,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不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感到厭煩,始終保持耐心答疑解惑,這是所有教師應該做到的。
2.4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準確把握
教學是生動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在教授復雜幾何問題時,可以將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利用抽象的幾何概念形象化,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方便。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問題的答案,重點在于使學生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最終做到學以致用。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如果不能獨立完成,教師應該適當為其提供引導,教師的教學方法在這時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可以引導學生更加輕松的獲得問題答案,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2.5重視課堂教學的小學生評價
在優質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及時的評價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心理帶來積極的影響,有助于其自身潛力的發揮。大量實踐研究證實,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會大大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當前新課程標準針對課堂評價做出了規定,評價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重點在于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與情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由此可見,評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必須以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主,教學過程要富有彈性,對每個學生都要做到因材施教,吸引每個學生都參加到教學過程中來,通過課堂教學反饋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最后還要加強教學反思。
【參考文獻】
[1]孫艷晶. 不同時期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及其啟示[J]. 中國校外教育,2015,No.54234:79.
[2]趙冬臣,馬云鵬. 教學改革的漸進性:不同年代優質課研究的啟示[J]. 教育研究,2012,v.33;No.39310:115-123.
[3]鄭曉瑩,盧巍.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優質提問的特征分析——以《斜面》一節教學為例[J]. 當代教育科學,2015,No. 40304: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