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焱
【摘要】中職教育是為社會培養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了培養實用型人才,很多學校紛紛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進行了大刀霍斧的改革,以滿足汽車維修企業、4S店的人才需求。
【關鍵詞】學習興趣 模塊實訓 職業心理
作為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汽車技術日新月異,而作為服務于汽車工業的中職汽修專業,怎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汽車工業發展需要、掌握先進汽車理論的技術人員和現代汽車修理技能的維修工人呢?現本人就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觀點。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汽修理論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點,往往使學生覺得繁難、枯燥。很難提高學趣,從而導致了不少學生由原來的盼學、愿學到怕學、厭學,而學習興趣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學生掌握汽修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因而也就導致了教學成績的高低之分。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們認為,起碼應做到以下幾點:
1、結合課堂教學介紹一起中外汽修專家的事跡和汽車產生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汽車產生的背景和過程,知道發明家創造的情感與品質,從而提高學習汽車理論的興趣,產生學習汽修的動機。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用汽車理論的一些理論、構造、原理及思想方法等去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具體問題,如汽車跑偏、制動無力等;同時,干幾件事時如何節省時間;怎樣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或方式,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讓學生知道維修知識應用的廣泛性,認識到汽修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對培養學生的維修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積極開展項目模塊實訓
“項目實訓”法,可將實踐教學部分由原來的理論課之后進行,改為在學期進行一半時,安排一個月作為實訓月,在實訓月內,所有的實訓項目同時開放,學生分組進行。每一個組選一個小組長負責實訓安全、工具、零件、紀律、實訓情況登記。每一個項目由一個故障任務引出課題,通過故障分析排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訓操作參照企業工作流程來做。每一項目在實操前擬一個操作工藝流程及過程要點,通過實訓老師邊操作邊講解。各小組操作前由實訓老師帶著組長先做一遍,先教會一批優秀的小組后再由小組長帶著組員操作,實訓老師只用現場指導各組操作的不規范性、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這樣不僅大大的減小了教師的工作強度,也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和管理能力,同時根據這種企業工作模式來實訓對學生以后步入職場得心應手,有一個很好的緩沖期。每個實訓項目不再分開,需要多長時間就用多長時間,同時也不需要整合,突出實訓項目的完整性、針對性。如曲柄連桿機構的維修實訓總課時為28個,其中項目一發動機活塞連桿組構造與維修18課時,曲軸飛輪組6課時,缸體構造與維修4課時,各項目之間、子項目之間不再分裂,根據課時及實際實訓時間可以進行幾天連續完成。在實訓室內學生必須完成各項目指定的檢測、試驗,培養學生自己檢測后對檢測結果的判斷能力和故障排除的理解能力。
三、汽修職業心理課不能少
現在汽修業門坎相對較低,從業人員的進出較容易而且頻繁。而現今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汽車技術含量在急烈的角逐中也越來越高,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操作及理論水平也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從業人員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質低學習能力差,在汽修企業從業數年仍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而紛紛放棄改行他業。整個汽修業從設備、人員等競爭慘烈、優勝劣汰,人員結構“金字塔現象”嚴重,要想從汽修市場中、汽修職場中勝出必須做到:
1.要全面認識汽修業的現狀:作為來自一線汽修企業的人員,我們必須如實介紹汽修最新狀況,從企業構建、設備、技術、人員配置等都要詳細講解,讓學生在校期間對汽修企業有一定的了解。
2.要有良好的汽修職業心理:由于傳統的汽修企業存在“臟、亂、累”等現象,造成現今的學生不愿意進入汽修企業就業。現今汽修企業已經變得更加整潔、設備技術更加先進、作業基本上實現機械化、氣動化、液動化,與傳統汽修企業相比已有很大的改進而且現今汽修企業迫切希望高素質、強技能的本科人才的加入,整體薪金水平也較高,職業前景看好。我個人對中職汽修學生的要求是:在校期間打好理論基礎,強化基礎技能操作訓練;頂崗實習強化汽修專項技能{機電一體化、專業電工、專業鈑金、專業油漆等。力爭中職三年成為汽修專業的一個合格的專項專業人才。
3.要有一個行業內職業規劃及吃苦精神:作為中職汽修學生要結合自身情況作一個較詳細的行業五年職業規劃:前三年(含在校及頂崗實習)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汽修行業合格的專項專業人才;后兩年要對本專業進行理論深入、經驗總結積累,爭取成為一個名汽修企業內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術人員。在整個五年規劃中首要條件是:肯干、肯鉆、肯吃苦。
四、理論課要堅持“理論夠用”
現在的中職汽修教材理論都很全面,而且很細。而現代汽車修理中都以換件修理為主,有相當多的汽車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由于汽車上大量使用電子元件,其原理相對較復雜,理解起來相對較難。現在的中職學生在學時間短,基礎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學生學起來困難、吃力,而教師由于耗去大量時間,勢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實訓時間,對完成中職汽修整體教學工作帶來一定影響,而且學生學習效果也很差。我認為理論課要堅持“理論夠用”的原則進行教學,并且盡可能的要結合實物展示教學,如有教學條件的最好在課堂上邊拆解邊講解,使學生學起來不抽象,不要什么都要靠想象,很多部件結構很復雜,僅依靠想象是很難理解的。就算有圖紙,對于初學者也是很難懂的所以必須依靠實物展示、拆解、組裝等手段輔助學生來理解課堂內容。現在中職汽修教材過于全面、細致,作為專業教師要把教材內容概括、精簡、通俗化,要把書讀薄突出重點內容,必要的理論要讓學生讀懂、讀透,這樣才能把夠用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決不能使學生在校期間學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論,到實際工作崗位好象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
總之,要想提高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在改革中不斷地探索、創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汽車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更加成熟和健康。
【參考文獻】
[1]李擁軍.職校汽修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J].考試周刊.2008
(06)
[2]曹紅兵.汽車技術進步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
技術教育. 2001(08)
[3]湯霓.關于中職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標準的調查報告——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J]. 職教論壇.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