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 新媒體時代,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被極大程度地分流,廣告傳播效果也逐步弱化,廣告的投放紛紛轉向新媒體以獲得收益,傳統電視廣告的地位受到極大的沖擊。文章以新媒體背景下廣告傳播為研究方向,以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為例,對電視廣告傳播的渠道、影響因素等進行具體分析,期望能為新媒體時代電視廣告的傳播提供新的價值取向與成長空間。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電視廣告;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7-0041-01
1 傳統媒體廣告傳播現狀
《2015中國廣告市場回顧》的報告顯示:2015年,傳統媒體的廣告費全線下滑,其中電視廣告跌幅4.6%,報紙廣告跌幅35.4%、雜志廣告跌幅19.8%,傳統媒體成為主要下跌板塊。從傳統媒體廣告傳播渠道的收縮可以看出,傳統媒體價值的權威性與覆蓋度受到挑戰,受眾更傾向于選擇便捷的新媒體作為接觸廣告的途徑,而傳統媒體廣告傳播的內容空泛、相似度高、創新程度差導致受眾的分流,這一點也促使新媒體受到更多廣告主的認同。
2 電視節目廣告傳播現狀
2015年,我國電視節目的廣告投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縮,廣告冠名的類型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銀行冠名初現銀幕,如:中國農業銀行冠名的《中國詩詞大會》,交通銀行冠名的《超級最紅星期五》,部分省級衛視還出現了“零冠名”的電視節目,如東方衛視第一季的《歡樂喜劇人》。然而,雖然廣告投放出現下跌趨勢,但王牌省級衛視的廣告投放仍然處于增長勢頭,如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他們依靠節目創新優勢與廣告融合迅速占據廣告市場。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電視廣告的傳播并不是毫無優勢可言,需要借助電視內容的價值提升公信力與品牌力,與新媒體形成“競和”關系,實現電視廣告傳播的跨越式發展。
3 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傳播策略
《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推出的國內首檔科學真人秀節目,節目以“讓科學流行起來”為口號,適當加入娛樂因素,節目的宗旨是用科學的方式探秘天才大腦的世界。截至目前,該節目已經播出至第三季,收視率與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在新媒體環境的市場中,創造自身價值以適應廣告主需求是節目本身需要做到的。首先,《最強大腦》擁有節目類型的稀缺性,避免了同質化節目的競爭,以電視節目為核心,實現網狀輻射,通過愛奇藝、樂視、PPTV等知名網站實現同步直播,同時,開發與節目相關的《最強大腦》游戲、挑戰者公園、系列微博、微信圈等形式,從線上和線下極大程度的迎合了觀眾的需求。其次,在廣告傳播方面,更是實現了多終端、全媒體的營銷模式,用創新的形式與廣告商品進行深度融合來表達品牌理念,同時在節目制作過程中投放更多的用戶體驗,增加商品與節目的營銷價值,實現雙贏局面。
4 《最強大腦》廣告傳播的具體方法
為了適應全媒體時代的收視需求,電視節目的廣告傳播更需要加強精準度,為廣告主尋找到更加契合的投放點,以此實現精準的定位與品牌的價值。《最強大腦》節目在廣告傳播方面就實現了小投入、大傳播的營銷局面。
4.1 節目品牌與廣告品牌的深度融合
《最強大腦》的節目的冠名:用腦時刻,多喝六個核桃,與節目的主旨和商品賣點高度契合,同時,依據收視觀眾的年齡、職業、社會層次等因素,巧妙的融入金立、沃爾沃等品牌,確定了目標消費群體,有效達到了媒體與廣告品牌的最佳傳播效應,提升了節目與商品的雙重美譽度。
4.2 故事性與趣味性的娛樂因素
除了節目的冠名廣告傳播,《最強大腦》節目還巧妙的運用了娛樂因素吸引觀眾注意。
首先,節目組邀請了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參與節目錄制,如:娛樂界的TFBOYS、郭敬明、周杰倫,演藝界的舒淇、范冰冰,體育界李永波,電商界的劉強東、陳歐,地產界的任志強、王石,主持界的孟非以及科學評審魏坤琳,他們運用幽默的語言與節目進行互動,盡可能多地為廣告主提供品牌營銷話題。
其次,借助明星效應參與挑戰出題更具觀賞性,如TFBOYS的聲紋檢測、T-ara光點美人、SNH48的少女的衣櫥等。
最后,在選手參與挑戰的過程中有效植入“東風標致508挑戰杰座、樂視超級手機的撲克圖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營銷反饋。
新媒體時代,《最強大腦》節目的出現無疑是電視界的一劑強心針,也是全面開啟全媒體營銷的標志。電視節目在新媒體時代必須轉變經營思路,運用全新的思維方式與廣告主進行合作,從節目創新、廣告融合、播出平臺、覆蓋受眾等多角度實現廣告傳播的全面升級,最大限度的提升營銷價值,最終實現節目與廣告之間的雙贏。
參考文獻
[1]范雪妮.科學真人秀《最強大腦》傳播策略[J].科技傳播,2014(20):28-30.
[2]呂艷丹.探索全媒體時代廣告經營升級之道[J].廣告大觀,2014(5):68-69.
[3]王霆.微時代WE共贏《最強大腦》的廣告營銷創新[J].廣告大觀,2014(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