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清
摘 要 唯我主義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哲學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叔本華唯意志主義哲學體系的出發(fā)點和重要基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叔本華哲學中的唯我主義都被視為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叔本華的唯我主義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分析。筆者認為,在探討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時,如果不被唯心還是唯物的立場所左右,如果能夠暫時剝離其唯心主義的標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或許可以分析出唯我主義思想中的更多的有益成分。
關鍵詞 唯我主義 世界觀 認識論 啟示
中圖分類號:B51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59
Abstract Solipsism is the German philosopher Schopenhauer thought important par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chopenhauer's voluntarism philosophy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Schopenhauer philosophy solipsism are seen as a manifestation of idealism, bu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to Schopenhauer solipsism was re-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at the time to explore Schopenhauer solipsism, if not to be swayed by idealistic or materialistic standpoint, if we can temporarily stripped of their idealism label,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interpret, may be able to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solipsism the more beneficial ingredients.
Key words solipsism; world view; Epistemology; revelation
1 叔本華的唯我主義簡介
阿圖爾·叔本華是西方哲學中頗具影響的德國哲學家之一,他被視為唯意志主義這一哲學流派的開創(chuàng)者。在通常意義上,唯意志主義認為意志應當被置于理性之上,這也是唯意志主義被視為唯心主義的重要原因之一。唯意志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流派并沒有形成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派,其名稱也是后人在歸納和總結了唯意志主義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之后而確定的。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哲學思想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唯我主義的世界觀、唯意志主義的哲學體系、反理性主義的哲學立場和悲觀主義的人生觀。
在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中,唯我主義是重要的一環(huán),是其哲學思想的出發(fā)點,是叔本華關于世界觀和認識論的表述。叔本華認為,在他以前所有哲學的出發(fā)點都存在著錯誤,這些哲學要么是把主體當作出發(fā)點從而引出客體,要么就是以客體為出發(fā)點從而引出主體。叔本華從表象出發(fā),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①叔本華認為,對于人來說,“他不認識什么太陽,什么地球,而永遠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見太陽;永遠只是手,是手感觸著地球。”②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圍繞著他的世界只是作為表象而存在著的。”③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思想從“世界是我的表象”這一命題出發(fā),闡述了任何事物都是以主體為條件而存在的,同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有著為主體而存在這一特性。主體可以認識一切事物,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認識主體。“當我說到這個世界時,它必然是對我而顯現(xiàn)的,以我的認識為前提的。”④對于人這個認識活動的主體來說,世界是唯“我”為轉(zhuǎn)移的。
2 對唯我主義思想的理解
從表面看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是關于世界觀的論述,“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在論述世界在本質(zhì)上是什么樣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叔本華的唯我主義不僅僅是對于世界觀的表達,更是關于認識論的表述。叔本華的唯我主義向人們表明了認識論的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人應該怎樣認識世界、人所認識的世界與人本身是什么樣的關系。有學者指出,“哲學應該轉(zhuǎn)向人類自身,應該把研究人的存在、意義、價值、本質(zhì),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等人類自身的問題作為中心”,⑤叔本華的唯我主義使西方哲學擺脫了近代以來把認識論作為研究重點的傾向,使西方哲學開始真正重視對于人本身的研究。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有所偏頗的。認識論的研究重點之一就是人對于世界的認識,對于認識論的研究本身就體現(xiàn)了對于人本身的研究。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所關注的重點之一就是認識論,論證了人應該怎樣認識世界。“世界是我的表象”這一命題集中體現(xiàn)了人作為主體對于世界這一客體進行認識活動之后的結果。叔本華的唯我主義中對于認識論的研究和對于人本身的研究是相融合的。因此把叔本華的唯我主義看成是西方哲學研究重點的轉(zhuǎn)移是不恰當?shù)模咽灞救A的唯我主義當作人本主義思潮的組成部分更是有所偏頗的。
唯我主義作為叔本華哲學體系的出發(fā)點和基礎之一,包含了叔本華很多的哲學思想和哲學觀點。唯我主義不僅體現(xiàn)了叔本華的世界觀和認識世界的方法,也體現(xiàn)了叔本華關于主體與客體關系的觀點。仔細分析唯我主義思想,可以發(fā)現(xiàn)唯我主義的另一方面的含義,即唯我主義體現(xiàn)出叔本華對于事物的價值的觀點。在叔本華看來,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表象。這并不意味著“我”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不是說世界中除“我”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我”的存在而存在的,更不是在說明“我”是世界的本源。對于叔本華這樣一位在西方哲學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來說,如果把“世界是我的表象”簡單地理解為是“我”創(chuàng)造了世界,其實是對叔本華的不尊重,也是對哲學的不尊重。同樣,對于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我們也不應該把它簡單地理解為是關于世界觀的思想,更不應該不假思索地就把唯我主義看成是叔本華唯心主義哲學的組成部分。在唯我主義中叔本華不僅是在闡述世界觀,也是在說明方法論,更重要的是,如果排除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框架,通過對唯我主義進行另一種角度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唯我主義體現(xiàn)了叔本華關于事物及現(xiàn)象的價值的觀點。
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思想在論述世界如何存在時,提出世界是唯“我”而轉(zhuǎn)移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世界上如此眾多的事物“我”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認識到,“我”能夠認識到的事物對于“我”來說才是從存在的,在“我”的認識里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的存在對于“我”來說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在“我”認識到的事物中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與“我”有關聯(lián),只有那些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及現(xiàn)象才和“我”共同組成了“我”所認識的世界的核心部分。對于那些“我”沒有認識到的事物或現(xiàn)象,唯我主義并不是在否認它們的存在,它們存在于“我”的認識之外,沒有被“我”認識到,不存在于“我”的世界里,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對于“我”是不存在的。在這個意義上,世界是唯我而轉(zhuǎn)移的。同樣,對于那些與“我”沒有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唯我主義也并不是在否定它們的存在所具有的價值,它們或者暫時與“我”沒有關聯(lián),或者與“我”不會有關聯(lián),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不會對我有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因此它們對“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那些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或者對于“我”更好地認識世界以及更好地實現(xiàn)某個階段的目標起著促進作用,或者對于“我”認識世界及完成目標起著阻礙作用。對于“我”來說,在我的世界里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這種促進和阻礙的作用集中體現(xiàn)了事物及現(xiàn)象的價值。叔本華的唯我主義中體現(xiàn)出的關于事物及現(xiàn)象的價值的觀點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認識世界的態(tài)度,同時也向我們提示了一種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上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價值的方法。
3 唯我主義思想的啟示
叔本華作為西方哲學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響的一位哲學家,其哲學思想在很長時間內(nèi)影響著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方向和前進的腳步,其哲學體系中所包含的很多思想對后人也有很多的啟示。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思想中除了對世界的看法、認識世界的方法、關于價值的觀點之外,依然包含了眾多的其他內(nèi)容。但是筆者認為,在叔本華的唯我主義思想中有關于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的思想對于我們的啟示更為深刻。
通過對唯我主義中體現(xiàn)的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思想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叔本華首先向我們提示了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某種程度上,突破現(xiàn)有框架和既定思維模式的束縛對事物、現(xiàn)象和問題進行分析,才有可能解讀出我們所面對的事物和現(xiàn)象以及我們所思考的問題中的合理成分和積極方面。叔本華的唯我主義向我們說明了如何看待世界上事物和現(xiàn)象的存在,即“我”所認識到的事物和現(xiàn)象在“我”的世界里才會被看成是存在的。同時,唯我主義向我們提供了一種認識世界的態(tài)度,即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和現(xiàn)象總是會有在“我”的認識之外的,它們暫時在“我”的世界之外,“我”并沒有認識到它們的存在,但是“我”不否認它們的存在。隨著“我”的認識的發(fā)展,這些我之前沒有認識到的事物也會逐漸地存在于“我”的世界。
關于如何看待事物和現(xiàn)象的價值的問題,唯我主義也給我們一定的啟示。對于價值的判斷,應該以“我”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存在對“我”來說才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體現(xiàn)在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對于“我”的目標有著促進或者阻礙的作用。正是這種促進或者阻礙的作用彰顯了與“我”相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在“我”的世界中存在的價值。因此,我們在判斷事物及現(xiàn)象的價值時,應當重視關聯(lián)性和目標的導向作用。
注釋
①②③【德】叔本華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沖白,譯.商務印書館,1995:25.
④ 黃文前.意志及其解脫之路——叔本華哲學思想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55.
⑤ 尹星凡,詹世友,黃承烈等.現(xiàn)代西方人文哲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4.
參考文獻
[1] 袁敏.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評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4-5.
[2] 談寂.論叔本華的意志哲學[J].鄂州大學學報,2007(3):13-15.
[3] 鄭寶霞.叔本華哲學中的人學思想之探討[J].河南社會科學,2009(4):37-39.
[4] 王宜琳.淺談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論[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