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荔
摘 要: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吹打樂,是當地布依族結婚嫁女、喪葬祭祀、上梁立柱等重大節日集會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其音樂形式自成一格,全面生動的體現北盤江沿岸所居住的布依族深沉厚實的民族文化傳統。對研究北盤江沿岸布依族的特殊風俗、歷史文化、音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藝術研究價值。
關鍵詞:傳承;保護;布依族吹打樂;思考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1-0159-01
一、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吹打樂的演奏形式及內容
布依族吹打樂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由皮鼓、鈸、芒鑼等打擊樂器為其伴奏。嗩吶布依語稱“卜吶勒”,是布依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種哨管按孔吹奏樂器。該演奏形式以水城野鐘布依族的吹打樂最具代表性,其吸收了臨近支系嗩吶曲調的吹奏方式,具有音色響亮、節奏多變、曲譜眾多等特色,是北盤江上游沿岸布依族嗩吶的典型代表。野鐘布依族嗩吶為木管銅盤銅墊嘴。兩支大小一樣,單管八孔,演奏中高低音相互轉換配合,俗稱“對子嗩吶”。野鐘鄉布依族嗩吶吹奏中除配鼓和鈸外,還要另加芒鑼壓點,演奏時一般由四人進行,其中兩人吹嗩吶,一人擊鼓,一人同時擊鈸打鑼(俗稱“金包雞”)。曲調中吹奏特別講究“一氣到底”的換氣技巧。主要有“鼓腮換氣法”和“吞氣換氣法”的區別。演奏中常出現主客雙方輪流對吹,以“不翻頭”(即不重復),“不落氣”為規則,曲多技高者為勝,帶有明顯的競技性。
野鐘鄉布依族吹打樂曲譜中,常用的傳統曲調主要有用于嫁娶的嗩吶《嫁女歌》、《歡迎譜》、《招待譜》、《酒令譜》、《出親譜》等;用于喪葬場合的《迎賓譜》、《等客譜》、《送喪譜》等,用于喜慶節日的《掛紅調》、《上梁調》、《歡天喜地》、《黃蔦曬翅》、《歡喜調》等,用于對臺競賽吹的“陰譜”、“陽譜”等。另有眾多只記數,無標韙的“花調”,湊熱鬧的“山歌調”,趕時髦的各種時令歌調等在不同場合即興演奏。
二、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吹打樂的主要特征及重要價值
1.主要特征。野鐘布依族吹打樂種類繁多,有適用于各種場合的“喜調”、“悲調”、“正調”,各類大小譜、“花調”;有傳統的“老譜”、“正譜”、“倒譜”;亦有即興演奏的“變調”、“山歌調”及時令曲調等。不同曲譜中又由眾多不同曲子組成,具有形式上的多樣性,內容上的豐富性,是北盤江上游布依族民間音樂的典型代表。其所用銅質對子嗩吶音色圓潤響亮,表演中配以傳統的皮鼓、鈸和藝鑼伴奏,擊節打點節奏多變,可鼓鑼相伴,可鈸鼓相配,可鈸、鑼相隨。亦可鼓、鈸、鑼多樣組合共同演奏。器樂組合多樣,演奏形式活潑。具有明快多變的風格特色。
2.重要價值。野鐘布依族嗩吶吹打樂是當地布依族結婚嫁女、喪葬祭祀、上梁立柱等重大節日集會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其音樂形式自成一格,全面生動的體現北盤江沿岸所居住的布依族深沉厚實的民族文化傳統。吹打樂曲譜繁多,內容廣泛,吹奏技巧精湛,技術性強,民族特點突出,系統地反映自古以來布依族吹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是本民族相互交流認可的藝術語言,在維護本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紐帶作用,凝固了本民族的形成與團結,是當地布依族傳統文化藝術的集中代表。傳統曲子規范完整,時興曲子即興性強,廣泛適用于各種集會場合。吹打風俗自古承傳,族屬群眾喜愛,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對研究北盤江沿岸布依族的特殊風俗、歷史文化、音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藝術研究價值。
三、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嗩吶吹打樂瀕危狀況
1.新一代青年人認為布依族吹打樂陳舊落后,不如現代文化受歡迎,吃得開。向往著到外面打工找錢,看世景,已無心再傳承嗩吶吹奏技藝,家族師徒相傳的傳承形式已出現斷層現象。
2.部份會吹及新學的嗩吶藝人受市場效益的影響,認為吹嗩吶帶不來什么經濟效益,時間長,難度大,技巧多,浪費精力劃不來,吹奏中只要能應付就行,所學所記傳統曲譜越來越少,掌握的曲子數量遠不及老一代藝人。許多老譜正逐漸消亡。
3.時興歌曲的介入及現代欣賞習慣的改變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嗩吶吹打出現簡化庸俗的變異現象。過去濃厚的民族特色正日益減弱。搶救工作亟待進行。
四、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嗩吶吹打樂傳承和保護建議
貴州水城野鐘布依族吹打樂傳承和保護總體而言,保護內容分為保護人、保護作品、保護文化表現形式三方面。其中,保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傳承人是第一要務。同時,要加強對傳承人(繼承人)的培養,并注重在青少年中形成傳習自覺。另外,要對布依族吹打樂文化進行普查,通過搜集、記錄、分類、編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檔案。用布依族文字、國際音標記音、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手段等,對布依族吹打樂口傳吟唱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并對調查資料及相關實物作妥善的保存。同時,建議開展以下保護措施:(1)用民間辦法選定三至五人為《布依族吹打樂》傳承人,使《布依族吹打樂》全面系統地傳承下去;(2)建立“布依族族吹打樂保護基金”。資金來源:政府財政支持、企業和民間捐贈。基金的一項重要支出是給被認定的重點保護傳承人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發放適當的生活補助;(3)根據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政策,為在鄉級中、小學中傳承布依族吹打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4)進一步收集與布依族吹打樂文化有關的實物,并對之妥善保管。對布依族吹打樂進行深入研究;(5)注冊商標,對布依族吹打樂知識產權進行保護;(6)加大保護宣傳,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對布依族吹打樂進行廣泛宣傳,使布依族吹打樂更加深入人心;(7)積極將該項目制作成文本和光盤,申報第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加以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