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高銀玲 滕少鵬
【摘要】經濟結構轉型使得人才需求不斷變化,對此應有動態的監測,并使監測結果應用于專業設置的調整。本文以某獨立學院8年校園招聘會的11組數據為研究樣本,預測未來三年內的社會需求規模,從而為高校專業設置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業設置;需求預測;人才培養
一、前言
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社會需求的變化,相對計劃經濟時代統分模式的固化特征,這種變化是動態的,它要求高等教育也要不斷變化。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是在教育大眾化的前提下成長起來的,定位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面向區域需求提供應用性的技能型人才。區域用人單位的需求數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具有研究分析價值。對于高校人才培養,杜才平認為,我國高校新增專業布點的數量和規模總量快速增長,高校面向市場需求設置專業的意識不高,專業設置過于盲目和隨意,缺乏辦學條件和市場調查研究、專業結構失衡,與經濟結構不相適應、專業劃分過細,專業口徑偏窄等問題;曹洪軍認為,建立以大學生就業為導向的高校專業設置預測系統是解決當前我國大學生結構性失業的根本舉措,指出我國應盡快建立高校專業設置預測系統的專門機構,采用職業預測先行、專業預測跟進的兩步走戰略,預測系統模型務必科學,采用數據務求精準;賈匯亮指出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的錯位需要高校專業設置預測來彌補。
大量研究表明,高校專業設置問題則成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根源,如何合理的進行專業設置以保證大學生的就業,是我們急需思考的問題。某學院為省內第一批獨立學院,在校生數量較大,同時地處河北省經濟發展重要城市,在獨立學院中較有代表性。以地方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規模,對應獨立學院的專業培養規模,預測專業人才需求預測模型,應該是有價值的。同時,管理學科做為該學院特色學科,具有較好的分析條件,人才需求也居各學科需求之首(見圖1:管理學科人才需求變化圖)。因此,我們把對管理學科的人才需求作為預測的樣本。
本文選用河北大學工商學院2007-2014年8年校園招聘會人才需求的十一組數據進行分析,對管理學科的需求進行不同專業的特征歸納(見圖2:管理學科各專業人才需求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管理學科人才需求有需求旺盛專業,如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有需求穩定專業,如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有需求持續低迷專業,如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等。
在需求旺盛的專業中,市場營銷專業的需求是剛性的,并在2012年春達峰值;財務管理需求量較大,與企業的人才需求從開始的賬目處理等基礎型人才,向精益生產、投入產出管控、資金鏈管控人才轉變有關;用人單位隨著自身發展,缺乏現代管理理念指導的弊端開始顯現,為彌補這一缺陷,實現自我改造,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也持續走強;
在需求穩定的專業中,會計管理專業較有代表性。如前所述,會計學專業人才屬于基礎型人才,雖然有技術能力,但不足以與以精益化管理為特點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相比;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也是一樣的道理;會計學專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存在的共同問題是,當前高校培養的該專業畢業生無法達到高規模企業的人才專業需求,但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因為崗位性質的關系,沒有那么多崗位可以容納大規模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則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
二、預測方法及結果
1、預測方法
本文采用一次移動平均法、一次指數平滑法、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法等,結合數據本身特性,采用最為合適的預測方法,預測未來三年河北省中小企業人才需求數量,并確定預測模型。
一次移動平均法是收集一組觀察值,計算這組觀察值的均值,利用這一均值作為下一期的預測值。設時間序列為,移動平均法可以表示為:,式中: 為最新觀察值;為下一期預測值;由移動平均法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每一新預測值是對前一移動平均預測值的修正,N越大平滑效果越好;二次移動平均法是在一次移動平均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移動平均;一次指數平滑法是利用前一期的預測值代替 得到預測的通式,即:,可見一次指數平滑法是一種加權預測,權數為。它既不需要存儲全部歷史數據,也不需要存儲一組數據,從而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存儲問題,甚至有時只需一個最新觀察值、最新預測值和值,就可以進行預測。它提供的預測值是前一期預測值加上前期預測值中產生的誤差的修正值;二次指數平滑是對一次指數平滑的再平滑,它適用于具有線性趨勢的時間序列。我們根據各類預測方法的適用條件,結合各專業人才需求趨勢圖,選擇了適合數據特點的預測方法。其中,財務管理、公共事業關系、會計學等專業的數據預測采用一次移動平均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預測采用二次移動平均法;對工商管理、勞動社會與保障、旅游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等專業,采用一次指數平滑法。
2、預測結果
通過科學分析,我們得出下圖的各專業需求預測結果(見圖:管理學科人才需求趨勢圖)。
通過觀察獨立學院各專業人才需求預測折線圖,我們發現,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量較高且平穩上漲的狀態。市場營銷專業作為招聘方向比較廣泛的專業,其招聘人數一致處于需求量較大但不穩定狀態,其他專業則相對比較穩定。
3、當前專業設置人數與未來三年需求預測值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對比2015屆畢業生規模,除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專業外,管理學科其它專業都出現需求萎縮的趨勢。其中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需求都是個位數;會計學專業的需求落差出現極值。建議裁撤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通過專業分流控制會計學專業,增加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培養量。
三、結論
本文利用獨立學院校園招聘會中管理類學科的數據進行預測分析,并對專業設置人數做出理論上的建議。但是不能單純地利用預測結果進行專業規模的控制,在實際應用中,也要結合其他影響專業需求的綜合因素,科學運用預測結果。
【參考文獻】
[1] 杜才平. 目前我國高校專業設置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J]. 湖北社會科學, 2011,(4):178-181.
[2] 曹洪軍. 建立高校專業設置預測系統的理性思考[J]. 遼寧教育研究, 2008,(3) :30-32.
[3] 賈匯亮, 黃 葳. 論高校專業設置預測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4,(1):7-11.
[4] 吳紅英. 高校專業設置面臨的若干問題探討[J]. 中國高教研究, 2000,(1) :37-38.
[5] 何冬梅. “大學畢業生回爐”現象對我國高校專業設置的啟示[J]. 管理學刊, 2009,(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