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迅猛進步,網絡資源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和復雜化,這不僅對當今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也有利于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如何科學正確地辨別網絡信息,合理運用網絡資源,是高校網絡資源信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位高校學生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增強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教育是當下網絡時代最主要的任務和職責。
【關鍵詞】高校;網絡道德;網絡法制
隨著我國信息資源和技術的普及化,網絡建設也緊緊追隨時代的潮流和步伐。然而,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大學生濫用網絡資源,呈現出社會發展和網絡資源不和諧的趨勢,例如,抄襲他人論文,侵害別人的知識產權;傳播消極、被動的虛假信息,侵害他人肖像權和肖像權;在網絡中惡意炒作他人,進行人身攻擊,造成網絡犯罪等諸多不良現象。因此,增強對高校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是培養和提升現代大學生網絡意識的主要途徑,也是改善和保護網絡資源的根本方法。
一、開展網絡法制教育的重要意義
歷年來,許多高校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和宣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網絡法制意識,減少網絡犯罪行為
開展網絡法制教育教學活動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高校法制文化的根本途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法制教育已不適用于現代的高等學校,因此高校開展網絡教育教學是時代和歷史的必然要求。作為一門以了解和學習網絡法律基礎知識為目標的課程,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提高大學生的網絡法制意識和網絡法制思想,增強高校大學生上網自控能力,引導大學生文明上網,構建和諧網絡空間,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氛圍。高校網絡法制教育的開展,既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的觀念和意識,又有利于降低校園網絡犯罪和網絡失德行為。
2、有利于高校構建和完善網絡法制教育體系
網絡資源的迅速發展和普及,既滿足高校大學生對信息資源的渴求,同時又給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帶來極大的便捷。然而,網絡中的諸多不良信息也正充斥著高校大學生學習成長的發展,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目前,高校傳統的法制教育教學正處于轉型階段,但許多高校仍然采取陳舊的法制教育,其主要的教育內容也只是我國基礎的法律常識,并沒有波及到網絡法制教育。由此可見,開展網絡教育教學不僅豐富網絡法制教育教學的形式,而且也進一步拓寬了高校法制教育教學大綱和內容,從而有效地推動和促進中國高校法制教育教學體系的改革。
3、有利于進一步實施“依法治國”戰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建設法治社會是其價值觀的根本目標,也是其主要方向。構建和完善法治社會,不僅要求全民族樹立正確科學的法治觀,而且還要求全體人民提升和增強基本的法律意識,從而能夠更好的履行公民的義務和行使公民的權利。此外,在我國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黨和政府明確指出把普法和守法作為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長期工作,深入組織和開展法治教育,積極引領全體人民懂法、守法、遵法、護法,倡導和弘揚社會法治文化。由此可見,組織和開展網絡法制教育教學活動是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需求。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高校大學生弘揚網絡法制文化和提升網絡法制意識,而且也有利于進一步實施“依法治國”戰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法治社會獻出微薄的力量。
二、整治和優化網絡法制教育的具體措施和應對策略
目前,許多高校的網絡法制教育依然存在諸多的隱患問題,造成諸多問題的主要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整治和優化網絡法制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高校應重視網絡倫理教育
高校在組織和開展網絡法制教育活動的同時,還需重視在校大學生的網絡倫理教育,孟德平先生也曾在《網絡文化和犯罪》中指出,在同一衡量網絡標準和體系之下,個體或群體的網絡行為會主動服從整個社會的道德利益,從而能夠有效地規范和約束個體上網行為。實踐證明,這一觀點時具有說服力的。目前而言,法律在網絡犯罪的懲治與防治方面發揮積極有力的功能,但在具體立法上往往落后于網絡法制發展。因此,法律本身也就存在漏洞,許多不良現象脫離法律的懲治。然而,開展網絡倫理教育正是彌補了法律自身的隱患和不足。互聯網使得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隱藏了他們的網絡行為,法律并不能滲透到他們的網絡行為中去,這就要求高校大學生應加強網絡倫理教育,改善自身網絡行為和習慣,提高自身網絡行為意識。高校組織和開展網絡倫理教育在法制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網絡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建設網絡法制基地是高校開展網絡法制教育的具體措施,也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根據地”。除此之外,高校應利用網絡資源組織和開展校園法制活動,構建校園和諧網絡法制環境,積極倡導和弘揚網絡文明文化,實現網絡與法制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
3、網絡法制教育引進高校課堂學習
網絡法制教育走進高校法制教育課堂,既能激發高校學生對法制文化學習的興趣,又能預防和制約高校學生上網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法行為。目前,許多高校都頒布了新的網絡法制教育政策,從而推動了網絡法制教育走進高校教學課堂,促進高校網絡法制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三、結束語
高校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是高校現代化網絡發展的中心環節,也是社會網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應加強校園法制網絡的建設與發展,弘揚正確、科學的校園網絡文化,優化和改善網絡法制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網絡法制意識與觀念,預防和整治高校大學生的上網行為,從而進一步促進高校網絡法制教育的發展,真正意義上實現高校網絡法制教育的自主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何慶江, 石浩旭. 高校網絡法制教育效果的制約因素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02).
[2] 徐 敏. 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淺析[J]. 文學教育(上), 2015(10).
[3] 薛 楊. 高校網絡法制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 知識經濟, 2013(10).
【作者簡介】
田艷娟(1984—),女,重慶梁平人,本科學歷,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