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鄭海怡
【摘要】高校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骨干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歷史使命,因此,在新媒體形式下,高校的青馬工程建設,既是從黨和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更是現實所賦予的責任。文章將主要探討高校青馬工程在新媒體中如何建設。
【關鍵詞】青馬工程;新媒體;高校
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與否,關系著我國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領先的地位,關系著未來我黨的執政基礎和地位是否具備更強大的組織與群眾基礎。近幾年來,在新媒體形式下,文化傳播更加方便快捷,但卻存在信息的良莠不齊,這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在新媒體形式下高校青馬工程的建設該如何發展?
一、高校新媒體日益多樣化對青馬工程建設的影響
高校有四大傳統媒體:校報、廣播、校園新聞網、電視。然而在現今這個“人拿一手機”的時代,媒體平臺形式日趨多樣化,如:QQ、微博、博客、微信、微信公眾平臺等。在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過程中,校園媒體也從局限于“由學校建設的媒體”而擴展為“在校園中出現的媒體”。
在最近出現的多種新媒體形式中,微博、博客、微信平臺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媒體,他們所具有的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使更多的人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不再僅僅局限于接收者,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的受眾位置。而受新媒體深刻影響的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路徑、重點、方式也必然發生改變。由于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等重要時期都占據著不容忽視的地位,而青年大學生歷來都是時代的先鋒、未來的創造者,所以討論如何在新媒體形勢下建設高校的青馬工程是極為必要的。
二、高校青馬工程在新媒體中的建設路徑分析
1、新媒體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路徑的多樣化
當今,我國很多高校對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方面缺少形式上的創新,學習的方法與形式無法與時代保持同步,無法與年輕人思想的保持同步,部分青年人甚至認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有一些過時,無法對其產生興趣。針對上述現象,如果高校能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工作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媒體內容新鮮、形式新穎、學習便捷的特點,在教學的方法上發揮新媒體的作用,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學的手段更加現代化,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感到新切,更加愿意深入了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體系。
雖然說新媒體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地發展,但是并不代表傳統媒體就要被徹底取代。傳統媒體有著其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在教育教學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對于高校來講,在新媒體時代要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既要將傳統媒體中對于教育有價值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也要將新型媒體的優勢進行深入的發掘,鑒于此,高校可以有效地將新型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將這兩種媒體的優勢共同發揮出來,一方面,利用傳統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起來的資源優勢,通過報紙、雜志及電視媒體的宣傳導向作用,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提供宣傳;另一方面,結合現代青年人喜歡的新媒體形式,如:QQ、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形式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尤其是對剛步入大學校園的低年級學生來講,及時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導,可以有效地引起其關注,有利于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
因此,新媒體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路徑分析更應該是是多樣化的。
2、新媒體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路徑選擇與取舍
由于,在網絡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于“快”文化比較青睞,主要體現在對于網絡上的新媒體的興趣要比書刊、報紙濃厚得多,更多,也體現在對馬克思主義這種知識體系厚重的理論沒有太大興趣。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影響下,青年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和追求熱情持續降低。如果高校能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工作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媒體內容新鮮、形式新穎、學習便捷的特點,在教學的方法上發揮新媒體的作用,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學的手段更加現代化,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感到新切,更加愿意深入了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體系。
然而,新媒體作為新一代信息平臺,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信息量巨大,但也良莠不齊;傳播迅速,但也難分虛實;網絡信息更是人難以甄別,不確定信息多,無法追根朔源。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更應學會新媒體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路徑選擇與取舍。新媒體作為一項技術,本身并不具有改變社會的能力,反而是社會變革的一部分。是結果,不是原因。社交軟件可以改變一切,將社交軟件作為主體,是不對的。改變一切的是使用新媒體的人們。
在新媒體中高校青馬工程的建設路徑,在選擇時,我們必須以時代背景為前提,在新媒體信息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使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更加美好。
3、新媒體對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路徑的現實意義
現在,青馬工程受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影響開放性不斷提高,加上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的獨特性,大學生們能夠輕松、自由獲取全面開放的學習信息。這不僅僅是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更為全面拓展大學生的視野創造了良好的契機。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的時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面臨嚴峻挑戰,新世紀順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希望在于年青一代,積極推進和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工程”是我國高等學校承擔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要增強培訓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使命感和自覺性,積極實施“青馬工程”的新方法,并把“青馬工程”長期、深入的開展下去。要推動高校“青馬工程”的有效運行,不斷提高增強高等院校學生骨干培養的成效,必須探索一條有效的工作路徑:把握特點,準確定位為前提;高度重視,全面部署是保證,同時還要確定認識創新,原則創新,平臺創新的原則。
在新媒體中建設“青馬工程”是很有有必要的,在創新的前提下,加上傳統的媒體信息,堅持馬克思主義道路,發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而且,高校“青馬工程”是長效機制的、立體的。使其與新媒體相結合,應該按照長遠規劃與循序漸進,傳承良策與創新對策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進行構建,更好地發展青年馬克思主義,更優秀的在新媒體形式下建設高校青馬工程。
在新媒體中,建設高校青馬工程,應該結合新媒體的多樣性;在建設路徑的選擇上懂得取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解新媒體對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現實意義,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建設青年馬克思主義。
本文指導老師:石明
本文系渭南師范學院2015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高校校園電視節目的敘事性研究”部分成果(立項號:15YXK026)
【參考文獻】
[1] 趙 健. 運用新媒體加強和改進工勤團工作的探索[J]. 自然科學, 2011,12.
[2] 吳雨蓉. 新媒體環境下共青團工作的創新路徑[J]. 傳媒觀察,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