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抒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課程,對學生的自主創新及綜合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反觀國內各職校信息技術教學現狀普遍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充當著被動學習的角色,沒有很好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這種情況的存在就造成了學生學習與應用的銜接性差,在部分開設實踐課程的職校也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缺乏對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能力的鍛煉。為了更好優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應努力構建以計算機專業硬件為基礎的課程教學體系,倡導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推進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深度,開發具有設計性的實驗課題,形成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流程與模型。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計算機硬件組成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教學改革力度以實現對學生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的有效培養,在這種大背景下應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化水平,實現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角色的協調整合,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與教的角色中不斷轉化,實現將理論知識從學習到實踐的順利過渡。
一、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的應用分析
1、以計算機硬件組成為基礎的信息技術課程的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逐漸加大了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各職校都加大了對專業計算機實驗室的資金投入,使得該課程綜合體系得到了長效發展,但在推進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的進程中仍存在諸多不足。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很強的課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大對實驗課程的安排,幫助學生將理論課程的知識有效轉化為實踐應用能力。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國內仍有部分職校存在“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教學”的現象。另外,由于職校教學資源的限制,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數字化程度普遍較低,對于嚴重依賴于硬件設備的信息技術教學非常不利,不能適應創新性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教師通常沿用傳統的規劃教材,這部分教材通常是依靠學科內在的邏輯與體系進行編排,更多的集中于對理論知識的驗證,這樣的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興趣不足,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素質的提高。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進程中,考核形式單一也是導致職校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職校信息技術的考核形式仍主要以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核為主,缺乏對學生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的考察,無法通過考核形式中體現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對自身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2、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課程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不足,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優化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合理規劃學生的課內與課外時間。課外學生由傳統的完成作業轉變為通過信息技術完成自身對自主學習或協作學習的輔助,針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一定深度的探究,在課堂上教師由傳統的授課轉化為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首先需要保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通過相關領域專業教師錄制教學微視頻,學生在課下通過視頻實現對課程的自我學習,目前各大教學資源網站都有豐富的視頻課程,可以極大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了有效督促學生進行課下學習,就需要教師在課上設置豐富的考評機制,以檢驗學生課下的學習效果,并針對學生在自學中產生的問題有效改進。對于信息技術課程而言,該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因此不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鋪墊,這就為該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展開提供重要契機。
二、如何翻轉課堂——以“計算機硬件組成教學中的應用”為例
1、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雖然計算機已發展多年,在我國有一定的普及率,例如我現在的班級,可以說每個學生家里都有一臺電腦,大家也經常利用電腦進行上網,可是通過課前的測試發現學生對于計算機主機里面的部件還了解甚少,有的同學甚至一概不知,覺得電腦買來就那樣了,不明白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而且通過理論學習想要讓學生實現對計算硬件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較不現實,也意義不大。因此在該門課程上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需要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課上教師根據該門課程的教學制定出學習范圍,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自身學習情況,和未來實踐工作的訴求有針對性的學習,相對自由的選擇學習資料、學習實踐及學習方法,實現學生對自身知識結構的不斷修正和優化。
2、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計算機硬件這堂課中,我們給定了一些參考資料,設定了相關問題。在大家完成自學后,帶他們去實訓室,結合學習材料,給學生們演示各個部件的拆解,并帶動學生一起回憶看過視頻所收獲的知識,最后并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部件拆解和安裝實踐,這也充分結合我校提倡的“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學生通過自學,并自己動手,在課后都有很大的進步,對計算機硬件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也燃起了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在信息技術課程上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入,就是不斷優化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將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從教師轉換到學生身上,把更多的學習活動放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翻轉課堂使得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考場,通過這種基于功能的教學模式改革,迫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投身到自主學習中,經過一段時間翻轉課堂的開展,學生就會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對學生未來終身的發展大有裨益。
3、突出課堂上考核形式的安排
因為學習的自主性比較強,教師在課堂上主要充當問題解答的角色。因此,學生是否能自主學習就變得更加重要。那么考核的方法就應更加能體現知識的獲取的有效率。那么對于學生的綜合評價就得顛覆一次考定勝負的局面,而采用分課,分章節和整體的測試。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于學生知識是否掌握上的檢驗,而不是單單如何將一堂課上的精彩那么簡單。比如,在計算機硬件這一各知識點上,我們在課間對學生進行了電腦各部件的名稱和功能進行考核,并且進行了組裝的考核,對于部分優秀的學生介紹到計算機社團進行鍛煉,提高他們的能力。因此,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在最初實際應用中需要加大對其考評力度,國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通常采用被動的學習方式,那么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更多的監督,學生長期處于這種學習氛圍中難免會缺乏必要的主動學習性,而翻轉課堂的成果開展更多的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在校開展翻轉課堂的初期需要加大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力度,突出每節課上的學習考核,安排每個月的綜合測評,優化期末考試的組織形式,實現通過點線面的方式輔助信息技術課程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
三、結束語
目前,各中職校由于信息技術課程實驗硬件的限制使得信息技術課程的實驗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在信息課堂上引入“翻轉課堂”可以最大程度上沖破學校教學硬件的限制,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自主學習過程中,顯著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金磊, 王 穎, 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4):6-12.
[2] 馬秀麟, 趙國慶, 烏俘彤. 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 2013(1):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