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團文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新領域和新載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與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機結合。基于高職學生的個性特征和需求,高職院校社團文化育人實踐中存在結構發展不平衡、聯動機制不健全、資源整合不給力、特色打造不明顯、激勵措施不到位等短板和問題。為此,高職院校社團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需要進一步優化社團結構、建立聯動機制、整合現有資源、強化示范引領、完善激勵機制。
【關鍵詞】高職院校;社團文化;育人功能
學生社團(students society)指的是在校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志向等因素自發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愿望,按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群眾團體。社團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
一、高職院校社團文化的內涵界定及功能探析
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未來主流,社團文化是大學生需要和實踐的產物,必將煥發絢爛光彩。
1、社團文化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和基礎,并決定著大學生的發展方向。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團活動中,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育“說教”的種種弊端,更容易被追求時尚的大學生所接受。社團可以使原本略顯“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有趣,使學生在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的同時,堅定了信念、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境界。
2、社團文化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平臺
“填鴨式”的大學教育已不能夠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而學生社團的自主性、豐富性、靈活性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搭建了重要平臺,學生通過菜單式的方法選擇自己要參加的社團,在社團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從中鍛煉能力,提高素質。社團通過活動使得學生得到發揮自己特長與優勢的機會,學生在具體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過程中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
3、社團文化是豐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渠道
校園文化的體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體現的渠道也是不盡相同的,但社團文化一直是校園文化得到全面體現的重要渠道。社團的多樣性和廣泛性決定了社團在擴大校園文化覆蓋面上的獨特性,在提高校園文化活動參與率和普及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高職院校社團文化育人功能提升路徑
1、采取有效措施,優化社團結構
以往,高校教師都是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知識,普遍認為只要上好課就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學生甚至不知道任課老師“姓什名誰”。其實,育人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互補的,第一課堂傾向于書本“理論”,第二課堂則更傾向于“實戰”,如我校計算機專業老師指導的“計算機維護小組”社團會員在第一課堂上學習了理論,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負責全校教職工電腦的維護,實戰中遇到了各種難題,而每一次難題的解決都是一次進步,是對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
2、建立聯動機制,推動全員育人
為適應社會發展、教育改革、學生成才的需要高職院校應注重社團建設,將學生社團發展納入學校整體規劃,切實加強對社團建設的引導與管理。在學校層面,設立社團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領導任組長,將教研、學工、后勤等部門納入其中,負責全校社團建設的總體規劃,制定運行辦法,明確各自職責,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社團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社團的有效運作。在社團中建立共青團組織,探索對團員的雙重組織覆蓋,培養會員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既保護社團自治的內在活力,又確保社團發展的正確方向。
3、整合現有資源,實現科學利用
社團活動普遍受場地、設施、經費、人才等因素制約,活動強度受限,活動質量難以保證。為此,要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做文章。首先是擴充場地、完善活動設施。可以逐步建設和添置,但更要注重的是對現有活動場地、設施等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如可以打破學校傳統管理職能的限制,采用時間上“錯峰”,空間上“共用”的辦法,整合現有資源。其次是合理使用經費。由于社團的數量較多,參加社團的學生人數眾多,需要大量的活動經費。因此,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大社團活動經費的投入,保證學生社團能正常開展日常工作,另一方面,社團也可積極想辦法多渠道籌集活動經費,如與指導老師申報課題、尋求社會贊助、有償服務等。
4、打造特色社團,強化示范引領
近年來,為使學生在社會需求中更具競爭力,高校在辦學中摸索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重點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這一做法值得高職院校思考。特色辦學的理念主張學校要有“獨特的個性”,理念的引入應當理解為以專業提高社團活動效果,以社團促進專業水平提升。比如,發揮專業優勢、打造品牌社團。依托學科專業,重點建設專業性社團,使得第二課堂成為第一課堂專業學習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再比如,依托社團,尋求社團活動與專業學習、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的有效結合點。通過舉辦一些有專業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社團活動,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社團,把社團建設成學校特色辦學的重要窗口。
三、結語
社團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的育人工作朝氣蓬勃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借助十八大“文化強國”戰略的東風,圍繞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思路,科學把握“90后”高職學生的特點,更加規范管理學生社團,大力建設學生社團,科學引導學生社團,能夠加快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史萬兵. 張夙中美大學校長知識背景的比較研究[J]. 沈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4(6).
[2] 吳云志. 淺析如何加強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2015(2).
[3] 覃軼珊. 朱百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 2015(3).
[4] 王文峰. 論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J].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3(9).
【作者簡介】
李淑芳(1985—),女,湖南岳陽人,湖南民族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與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