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小江 趙莉
摘 要:現代企業文化建設肩負著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更強大精神動力的重要使命。從精神、物質、制度和行為四個層面分別分析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并提出相關建議對策,以期為建設企業高素質員工隊伍、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西藏上市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6-0013-02
一、引言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以“新常態”的速度發展,企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干部員工思想觀念、利益訴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樣,企業文化建設肩負著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更強大精神動力的重要使命。企業只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充實完善企業文化的新內涵,才能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
現代企業文化內涵有四個層面:精神層面、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行為層面。本文擬從以上四個層面分別分析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并提出建議對策,為建設企業高素質員工隊伍、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二、西藏上市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西藏自治區自1995年第一家公司西藏明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西藏資本市場規模和主體不斷發展,初步形成了一個市場主體門類相對齊全、功能不斷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為西藏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到目前,西藏地區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10家A股上市公司、1家H股上市公司。經過對西藏10家A股上市公司的調查分析,發現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精神文化大多缺乏創新性,而且脫離企業管理。西藏10 家上市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中,有4家上市公司在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其他諸如顧客至上、顧客第一、學習、創新等傳統文化因素占據了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主要位置,缺乏創新性,也沒有影響力,對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從歷史淵源講,西藏的上市公司多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大部分公司為塑造自身新的文化形象,總結了一套脫離了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的經營理念和所謂的企業精神。這些理念或精神被認可、被接受程度普遍不高,因此這種企業精神文化實際上成為了脫離企業實際的擺設。
2.缺乏核心競爭力是西藏上市公司的普遍現象,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在西藏的10家上市公司中,從事制藥行業的曾經有4家,原西藏雅礱藏藥因持續虧損,于2010年重組為西藏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轉型房地產建筑行業。目前的3家制藥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藏藥質量不夠穩定,缺乏核心競爭力,而且經營管理長期停留在“自采、自制、自用”的水平中,沒有與時俱進地形成有效的產、供、銷的穩定渠道和網絡,缺乏必要的產品市場保障,導致藏藥產品的市場化發展不通暢;同時,作為極具特色的民族醫藥,其內涵挖掘不足,缺乏必要的宣傳與推廣,導致其社會影響和市場認同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具有西藏優勢的旅游服務業有1家,但由于氣候寒冷、高海拔、缺氧等自然環境條件,每年進藏旅游的人基本集中在6—10月份,有著明顯的淡旺季特點。另外,旅游服務業的新產品開發沒有積極跟進,表現為產業鏈短、產品線窄的特點,其發展優勢與特色有待進一步開發與提高。
3.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制度文化體系不夠健全,執行力不強。在西藏的10家上市公司中,一部分是由不同企業重組后上市的,另一部分是因為虧損而轉型的,由于文化慣性,企業在重組或轉型后的企業制度文化需要對接、融合甚至碰撞,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直接結果就是制度文化體系不完整、不健全,以及制度執行力不強。另一方面,大多數西藏上市公司對于企業制度文化的認識不足,制度文化建設沒有被放到應有的高度,制度文化沒有植入人心,員工行為不規范,這也是導致企業制度文化不健全和制度執行不強的一個原因。
4.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行為文化缺乏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西藏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普遍對企業文化重視不夠,大部分管理人員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虛”的東西,它不會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因而沒必要對其進行投資和浪費時間。另外,西藏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太合理,股權相對集中,公眾化不夠,家長制作風比較突出,企業文化建設受限于少數的決策者,造就了多數員工把企業文化視為企業家文化。因此,大部分西藏上市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或者被漠視,或者帶有典型的個人主義色彩,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沒有得到發揮,文化中缺乏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西藏上市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
1.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西藏上市公司應緊隨時代的步伐,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在價值觀、經營理念、經營宗旨、企業作風等意識形態領域加強建設,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的精神文化建設不能停留在企業高層,應該普及和影響到每位員工。可以通過培訓教育、制度規范、宣傳展示、開展活動、激勵機制等方式,讓員工認識并接受企業精神,能夠自覺以企業精神文化指導個人行為。重要的是,西藏上市公司要將企業的精神文化與企業管理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精神文化落在實處,走出口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2.在物質文化方面,西藏上市公司應充分利用西藏的優勢資源,加大宣傳力度,打造西藏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西藏上市公司中的制藥企業,應立足西藏,以人們的健康意識為契機,深度挖掘藏醫、藏藥的內涵,加強研發新產品的工作力度及效率,豐富在研產品的數量、治療領域及產品梯次。建立推廣隊伍,強化代理商管理,擴大銷售量,積極打造西藏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西藏旅游業應在不斷開發新景點和完善景區配套的同時,努力發掘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文化內涵,例如雪頓節、雅礱藝術節、羌塘賽馬節、珠峰文化節、林卡節等風土民俗,彰顯西藏旅游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西藏旅游的品牌影響;其他的企業也應注重堅持以科技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與國際相接軌的發展方針,積極引進、消化國際先進技術,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拓寬營銷網絡等,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3.在制度文化建設上,西藏上市公司應建立健全切合自身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規范,切實加強執行力度,保障各項制度規范能夠有效貫徹落實。
西藏上市公司應通過制度把職工行為同其利益直接掛鉤,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堅決杜絕制度里面有人情、權力超越制度的行為,保證制度的嚴肅性;通過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如能者多勞、多勞多酬,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機制,形成公平公正、緊張活躍的內部環境。重要的是,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設立合理的目標,激勵有章可循,成為常態化。
4.在行為文化方面,西藏上市公司應實現管理層與員工知行一致,將企業戰略的實施與企業文化的培養相結合,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
行為文化不同于企業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以動態的形式作為文化存在。行為識別系統作為企業形象識別的第二構成要素,對于企業品牌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提高西藏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的領導素質和領導能力,通過管理層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員工的行為;其次,加強對員工的行為文化教育和培訓,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提高其維護企業形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再次,多渠道多方式施加影響,幫助員工樹立牢固的客戶至上觀、為社會提供滿意產品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增強凝聚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企業文化自上而下根植于每一位員工內心,將企業戰略的實施與企業文化的培養相結合,共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目前對于西藏上市公司來說,新的經濟形勢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文化建設進入調整完善階段,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精心培育、不斷創新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 鄭文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五大基本特征[J].現代家電,2005,(5).
[2] 丁南.談談對企業文化的理解與認識[J].東方企業文化,2015,(19).
[3] 于桂紅.企業文化在核心競爭中的地位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23).
[4] 楊康.企業文化創建中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
[5] 李麗麗.企業文化建設的概念和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5,(21).
[6] 許永峰.創新企業文化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1).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