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平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要逐漸完成從知識型轉向技能型的工作,最大程度讓小學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且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逐步走上創新教育的道路。論述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程中,如何完成小學數學的創新教育,希望能夠給一些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教育
現階段我國已經開始從應試教育逐步轉型走向了素質教育的道路,小學作為教育環節的重要起始點和啟蒙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這一階段當中,小學數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施創新教育也更容易收到效果。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力求用更加新穎的方式完成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讓小學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教學氛圍的創新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從教學氛圍入手,讓小學學生能夠在更加自由和睦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小學數學的學習任務。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教學觀點,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小學數學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和小學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心理上的信任,將自己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和教師一起探討解決,以此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成效。
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這一課時,就可以讓教師自己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對比自己的身高,將選好的幾個同學的身高長度記錄下來,比較哪個學生比較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構建出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讓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學生更加樂意在教學課堂中提出自己對長度單位的見解和問題,這種教學課堂的有效性也會得到更好的提升。
教學氛圍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努力,教師要在其中尊重學生的地位,抓住教學時機適當引入新的教學內容,
并讓舊的教學內容和新內容產生關聯,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當中的聯系性,進而創建更加自由的學術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創新性。
二、情境式教學的創新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由于教學方法的限制,導致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難以達到一定的標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也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情境式教學模式由于其自身良好的教學成效廣受教師的喜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學會徹底運用該種教學方法,并在這種教學方法當中進行創新和再創造。
例如,在教學“小數點的性質”這一內容時,就可以設計有趣的情景教學實驗,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提出問題:“黑板上有三個數字:5、50、500,請在三個數字中加入小數點讓三個數字能夠畫上等號。”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充分進行嘗試,使用小數點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還通過在后面加上單位的方式進行解析。最終得出的答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單位不同添加小數點畫上等號,一種是單位相同添加上小數點畫上等號。前者的算式包括5=5.0=5.00,是將小數點添加在數字的最末一位;后者的算式則包括5元=5.0元=5.00元。小數點添加在數字中間表示含義的不同。教師還可在其中進行科普,在某些時間,使用小數點精確到最后幾位是必須的,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小數點的作用,并且能夠實際應用在算式和生活當中。
三、教學活動的創新
好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在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中,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好少年兒童的好動行為和好奇心理,針對這種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少年兒童的好奇心理轉化為對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中較難理解的習題內容一般是應用類的習題,在對其初次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使用水果或者玩具作為應用習題的演示物。將這些物品帶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利用這些物品展開對應用習題的探討和解析。在實物的影響之下,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會轉化為對應用習題的學習心理。教師在其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指導學生對教學活動進行自行設計,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開發和應用,順利完成對小學數學應用習題的教學任務。
和上述步驟相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創新中還有很多方法可供小學數學教師選擇。讓學生自己在教學課堂當中設計相應的教學實驗并進行操作和完成都能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小學數學的應用習題內容,并讓學生找到應用習題和其他數學知識的關聯之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研究和學習,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學習性。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創新教育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讓小學生真正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完成交流和溝通的平臺,教師在其中要將學生的等位視作和自己同等的高度,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共同創造更新更好的教學氛圍,并且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根本,改革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讓小學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提高自己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李學敏.小學數學創新教育探究[J].學周刊,2015(1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