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應彪
摘 要: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靈活性地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之中。相信,此舉可有效推動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優化與改善。
關鍵詞: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準備環節;知識點講解環節
“游戲教學法”是現如今教學領域大力提倡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改變以往死板向學生灌輸知識點的落后模式,為將具體的知識點巧妙地融入特定的游戲之中,引導學生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中實現對所學知識點的輕松理解與靈活掌握。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游戲教學法”即是一種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優秀教學方法。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初中體育教育實踐經驗,就“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策略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準備環節
綜合教育實踐來看,初中體育教師在展開具體知識點講解之前,通常會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熱身準備活動”,其出發點在于確保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都能得到一定的鍛煉,以防止身體在接下來的大量體育運動中出現不必要的生理反應??墒?,這種前提準備活動的形式通常一成不變地局限為慢跑、體操等形式,致使學生在感覺不到創新的同時逐漸失去了參與體育課的興趣與積極性。這就成為制約初中體育取得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鑒于此,筆者及時采取了改進性教學策略,即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準備環節。
如,某次的體育課堂上,我就要求班上的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不同形式的課前熱身活動,女生可以踢毽子、跳繩,男生可以進行投籃比賽,還可以進行排球墊球,此舉既使學生感受到了體育創新帶來的蓬勃生機與活力,使他們產生了“這節體育課看起來很好玩,接下來我要認真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等類似的想法,除此之外,也確實起到了幫助學生進行良好課前熱身的作用,真正將“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前準備中所應當發揮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
二、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學習
環節
傳統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本體育運動的相關技巧以及方式方法時,通常會采取較為單一死板的教育方式:即首先向學生講解具體體育運動的相關技巧要求,然后便會要求學生結合這些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或者演練。在筆者看來,此種教育模式雖然也能幫助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實現對某一體育運動項目具體操作技能的掌握,但長此以往,該單調的教育模式很可能制約學生對初中體育持續學習興趣的產生與維持,并不利于初中生對體育的長遠性學習與深遠發展。
考慮到這一情況之后,筆者及時地改進、創新了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除了向學生傳授基礎的體育技巧理論知識點之外,還會靈活地將“游戲教學法”科學地運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如,在教學“接力賽”時,在向學生講解了接力賽的規則及相關技巧之后,我帶領學生進行了如下帶有競爭比賽性質的課堂游戲:全班學生以四人為單位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然后根據每名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自主進行接力賽參與人員的順序設置,最后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不同小組之間的接力比賽。這種略帶競賽性質的課堂游戲形式極大地喚起了學生內心潛在的爭強好勝之心,使他們的參與興趣與積極性更為高漲,待到競賽時也都投入了自身百分百的心血與努力。如此,上述接力賽比賽就成為學生在了解、掌握接力賽相關知識點之后的一次實踐過程,使他們在完成比賽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關于接力賽比賽中“下壓式”“上挑式”接棒技術的更深刻感受與理解,也使他們意識到:“接棒技術是接力比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接棒順利的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比賽的速度;接棒失敗的話很可能就會增加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進而嚴重影響整場接力賽比賽的質量?!?/p>
三、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收尾環節
結束具體知識點的教學之后,體育課通常還會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收尾活動。這一環節設置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的身體感覺器官不至于從緊張的狀態驟然進入完全放松的狀態,以免使學生的身體構造出現不良反應。就像學生進行完長跑訓練之后,即使再累也不能立馬蹲在地上進行休息,相反需要進行緩慢的放松過程一樣。
因此,我在結束一節課的體育教學時,有時也會將趣味性較強的游戲運用在其中,以便幫助學生實現身心上的真正合理、科學放松。如,在結束了跳山羊大量的運動訓練之后,我帶領學生進行了“推手比賽”這一較為簡單的游戲形式,即帶領學生兩兩一組進行推手比賽。如此,一來增強了學生的手部力量,使他們在日后的跳山羊運動中能靈活鍛煉手部的力量;二來更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放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他們以更加放松的狀態實現該節體育課的學習。
總之,游戲教學法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其科學、合理地運用能有效促進學生體育技能以及良好體育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李巖.體育游戲運用的幾點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