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 曾悅
摘要: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切實有效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骨干力量,一支學生干部隊伍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工作的成敗。因此,面對新形式、新情況,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出一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高素質的學生干部隊伍。
關鍵詞:隊伍建設;具備素質;存在問題;解決途徑
學生干部是黨團組織和班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聯系輔導員與普通學生的橋梁,又是學生切實有效地開展“三自”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起著輔導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然而,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改革,給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了挑戰。因此,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在新形勢、新情況下,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途徑。
一、高校學生干部應具備的素質
(1)政治素質
學生干部是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為普通學生服務,真正的起到學生干部模范帶頭作用。
(2)道德品質
學生干部具有表率作用,需具備良好的道德,才能以德服人,其中包括為人正直、辦事公平、高度的責任感和較強的服務意識等。
(3)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并不能作為選拔學生干部的唯一標準,但也應是一項重要的標準。良好的學習成績不僅有利于學生干部樹立威信,使人信服,更是使其有精力做好工作的—個重要保證。
(4)工作能力
學生干部應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領悟能力、學習能力等,這些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
(5)團隊精神
學生干部隊伍是一個整體,工作需要學生干部之間的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有效地完成工作。
(6)群眾基礎
只有善于處理和普通學生關系的學生干部,才能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才能有效地落實好相關工作,杜絕利己主義和官僚作風。
二、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動機不正確,缺乏奉獻精神
大部分學生干部的動機是正確的,一方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想同學所想,做同學所做,為班級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自我價值。但少部分學生干部功利色彩較為濃厚,缺乏奉獻精神,為了評獎評優、擇業增加砝碼,拋棄了為普通學生服務的意識,缺少作為學生干部應盡的職責,只注重個人利益,不注重集體利益,目光短線,偏離了正確的價值觀軌道。
(2)工作方法不得當,缺乏團隊意識
團隊協作,是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結合,有利于保證工作的高效率運轉,提高其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大部分學生干部,由于缺乏工作經驗,不能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和職責統籌分配,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還給自己增加了負擔。班級工作大部分都是班長和團支書完成,其他學生干部很少參與或不參與,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而且效率和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造成了其他職能班干部的資源浪費,缺乏團隊協作,沒有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學習與工作不協調,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社會需要的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而專業知識的學習卻是基礎,仍是重中之重。只有學好專業知識,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才能內化為自身的綜合素質,并在競爭中位于不敗之地。
大部分學生干部都能正確協調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使學習與工作共同發展。然而,也有少部分學生干部不能正確對待這種關系,認為專業知識的學習不重要,為了在今后的擇業當中積累工作經驗,往往把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看成是高校生活的重中之重,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各種活動當中。這種未分清主次的錯誤思想,使部分學生干部忽視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導致在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甚至出現掛科和重修現象。
(4)工作態度不端正,缺乏責任意識
學生工作既是高校各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力量之源。高校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有著天然的聯系,是學生工作的主力軍,在輔導員與普通學生之間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把他們的作用發揮好了,就會成為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好幫手。工作意味著責任,每一名學生干部的職位既是工作職能的體現,又是一份光榮責任的體現,當他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會很好的完成學生工作,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但在實踐中,部分學生干部工作態度不端正,缺乏相應的責任意識,有的學生干部欺上瞞下,報喜不報優,在曠課、晚自習、寢室衛生、晚歸等日常管理中往往遮遮掩掩不說實話;主觀能動性較差,工作不認真,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工作效率和質量得不到保證;拉幫結伙,搞小團體,在工作當中有失公平、公正,完全把責任感拋之腦后,不僅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相反會引起普通學生的不滿。
三、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服務意識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僅可以提高其理論水平,還可以提高其思想覺悟性,端正做學生干部的動機。當前學生干部隊伍中出現動機不純,缺乏服務意識,從本質上講都是干部隊伍思想政治素質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素質的培養有以下幾點:其一,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道德修養思想覺悟性,用理論武裝頭腦;其二,定期開展走進雷鋒團活動,讓學生干部到雷鋒生前部隊去體驗生活,學習雷鋒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培養集體主義意識,提高覺悟;其三,鼓勵學生干部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讓他們到實踐中去鍛煉、去體會,感受服務的快樂,真正的從思想上樹立為廣大學生服務的意識,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端正追求動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學習仍然是學生干部的基本前提,必須給普通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不能因為工作而耽誤學習,所以要統一思想,認識到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分配好二者時間。
(2)加強拓展培訓,提高團隊意識
拓展訓練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離開安全的港灣,駛向波濤洶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戰。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學生干部隊伍拓展培訓,拓展培訓當中,學生干部實行分組訓練,強調團隊合作,增加相互了解與信任,充分發揮了參與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通過參加拓展培訓,不僅可以使學生干部在技能和心理上得到鍛煉,還可以讓學生干部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更好地發揮學生干部作用。
(3)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業務培訓是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學生干部往往缺乏社會實踐,對學生工作的規律、規范、規程沒有專門的了解,工作中會感覺無從下手,無法應對。因此,要采取各種方式加強學生干部的業務培訓,幫助學生干部逐步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提高他們的實際工作水平,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和性質,盡快融入到學生工作當中。結合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工作形勢,根據工作要求和需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相結合,定期開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培訓,為學生干部更好地開展工作、學習工作方法,提供了溝通與交流的平臺。
(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
制度建設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定性的作用,是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和保障。因此,從加強制度建設人手,建立科學、完善的學生干部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使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更加科學、完善、規范,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完善學生干部日常工作制度。無規不成方圓,制度的建立,增強了學生干部隊伍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學生干部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另一方面,建立科學的考核體制。對學生干部的考核可以采取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形成以自主測評、普通學生民主測評和輔導員、班主任測評相結合,每學期對學生干部進行一次測評,要客觀、公正,對沒有達到標準的學生干部要予以免職。
參考文獻:
[1]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9:81-82.
[2]謝勇志.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28(5):43-44
[3]秦娜.當前高校學生干部素質的問題及對策[J].文教資料,2007,35(25):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