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琴
【摘 要】人類的教育活動,如果從信息論的角度分析,一般體現為信息的生成、傳輸,接受的全過程。自然,在這一活動中,學生接收和內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但是離開了具體的傳輸手段,這樣的目的就難以實現。一方面是目的決定手段,另一方面手段也為目的的實現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而要想實現這種目的,多媒體手段是必要的方式之一。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何謂多媒體,它既不是多種媒體的簡單組合,也不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統稱,而是以計算機的使用為中心,把處理文字、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承載信息的多種媒體技術集成在一起的信息傳播系統,它是用來擴展人與計算機交互方式的多種技術的綜合,為人機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這包括:高保真度的聲音,達到照片質量的圖像、二維和三維動畫,甚至是活動影像。
一、展示教學情境
并非所有的語文教學情境都需要用多媒體來展示,也并非所有的語文教學情境展示都是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圖像。只有當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了心理距離,進而影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時,才適宜用多媒體生動直觀的場景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激發其相應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循著語言文字的導引進入語境鋪道路。
多媒體文字、聲音、圖形、視頻、動畫等動靜結合,交互集成的特點使語文教學情境的展示顯得便捷而靈動。它可以著重以音樂渲染情境,著重以圖像再現情境,或者在多種媒體的組合中營造情境。語文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的的不同,能夠選擇不同的展示形式。同時,依據展示的情境和教學內容的關系,我們可以從以下不同的角度切入:
1、相似與對比。多媒體展示的情境大多與教學內容呈相似或相關性,在這些相似或相關的場景與氛圍的作用下,經聯想與遷移,為進入課文的語境或學習其他的內容提供必要的情感或經驗支持。相似能夠產生聯想,對比也能產生聯想。有位老師在給學生上《愛蓮說》一課時,通過多媒體給展示了一幅麗日下西湖湖面荷葉卷曲的畫面,畫面呈現出卷曲與舒展、清潔與污泥、亮麗與朦朧、明凈與復雜,如此利用兩者間的差別來產生情感距離,既達到了創設情境的目的,又避免了直觀可感的聲畫對內涵悠遠深厚的文學作品的簡單詮釋。
2、直接與間接。現代遠程教育讓老師和孩子盡享先進的教學資源,真是幫了教師,活了課堂。比如語文教材中好多情景,老師曾費盡了口舌,學生還是無法理解?,F在使用遠程教育資源找到相關資料,《草原》美麗如畫的景色,《三峽之秋》獨特的風光,《狼牙山五壯士》壯烈跳崖的感人場面,通過電視給學生放出來,直觀、明了、易懂、效果好。
3、歸納與演繹。歸納型展示一般指的是課文具體內容的直接展示,情境的出現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歸納和概括,語文教學中多用此法。演繹型展示則指由對語言文字體現的某個結論或命題,用具體的情境加以推演或詮釋,對語文教學內容有內化與深入的意義。
二、調節學習心理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這一精神力量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多媒體提供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較之書面的文字和教師的口語,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興趣不能僅僅停留于音像材料,不能讓一些鮮艷圖片過多地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必須是迅速地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到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感受上來。
2、利于知識的記憶和保持。據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類的學習活動中,視覺、聽覺在人的5種感覺中最為重要,分別達到了83%和11%,依靠視覺和聽覺獲取知識已占知識獲取率的94%。另一實驗證明,同一材料,三天之后的記憶率是:純聽,記下15%;純看,記下35%;視聽結合,記下75%。對視聽覺組合使用的效率遠遠大于分別使用之和。多種組合的持續刺激,可充分調動大腦的功能,使之處于興奮激活狀態,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
3、開辟立體多向的思維途徑。多媒體教學使師生處于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審美的心理場,充分激發學生的心理生理潛能,他們的思想隨情境而向四方發散,聯想和想象自由而不受約束,或者曲徑通幽,或者觸類旁通,或者縱橫捭闔,智慧的火花不斷引燃,思維發散的廣度和深度顯然遠遠優于單一的教學模式。
三、幫助學生審美
我們都知道,語文課堂是審美鑒賞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重要的實踐場所。多媒體呈現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既能展示靜態美,也能表現動態美。它本身圖形、文字色彩豐富,形式多樣,也給學生強烈的形式美的感受。利用多媒體的超媒體傳遞信息功能,語文教學在突出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融音樂、美術及教育于一體,讓學生在一種美的情境氛圍中學習。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突破傳統程式的束縛,更有利于發掘語文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利于展示美的形象,產生美的共鳴。文學鑒賞必須從形象感知入手。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多地感知形象。我曾經在教學光盤上看到一位老師在教學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館》(片斷)時,用工具軟件,將該劇影片中重在反映王利發性格特征的片斷進行編輯,用幾分鐘的課件濃縮出他整個一生的經歷,其血肉豐滿的性格特征,深深感染了學生,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審美感知變得豐富,深刻起來。課件的運用加大了課堂容量,并使得課內外知識融會貫通。
2、利于理性思考,形成審美判斷。多媒體提供的直觀生動的形象,為學生形成審美感知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同時,多媒體隨心所欲的操作性,也易于調動學生主動積極的態度,參與審美體驗,形成審美判斷。在審美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得到真實而深刻的情感體驗,是形成審美判斷重要的基礎。
四、優化課堂結構
多媒體教學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速,高容量。多媒體可以存儲和傳輸大量知識信息,使得它在相同的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比傳統教學更多更快,使課堂容量和密度達到適宜學生接受的最佳程度,這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2、具有協作功能?;诰钟蚓W或校園網的聯機型多媒體語文教學,能夠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自由交流,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革除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
3、提供及時反饋。多媒體的人機對話,及時反饋,能夠適時評估學習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多媒體的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師在應用多媒體必須做到“適時、適度、適當”,科學、合理、巧妙地應用,才能真正體現多媒體在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