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欽梅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恰當運用評價手段,點燃孩子們的智慧火把,激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樂學的習慣;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科學地進行加工,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在教學中反思,在總結中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實踐與思考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從教以來我一直想找到高效的教學策略,使自己教的輕松而有效,學生學得有興趣而樂學。通過對小學英語新課標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開拓了眼界,為轉變英語教學策略奠定了基礎。下面就談談我的教學實踐和思考。
一、運用好評價手段,激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建立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發展評價體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始終記住,評價只是一種教育手段。指導與參與評價,使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不斷地取得進步,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恰當運用評價手段,點燃孩子們的智慧火把,激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樂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語言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的英語教育。
二、采用科學的途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課標提出: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教師應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富蘭克林也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所以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去參與、去實踐、去發現、去總結,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能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學習成績優秀、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鼓勵其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對于口語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鼓勵其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更集中注意力,對所學習內容能主動練習和實踐;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后進生,教師則應指導他們積極與他人合作,主動向教師或同學請教;而對于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教師可指導其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
三、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更應以生活為本,注重語言的實踐性。現在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是提倡教師“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工作中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科學地進行加工,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例如,在教學新單詞導入部分,我通過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種活動方式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在呈現新知的教學環節中,我采用了實物或圖片、肢體語言、多媒體、游戲、簡筆畫等多種手段來創設真實的情景,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來學會語言,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氛圍里同教師一起進入新知的探索學習過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遵照一法為主,多法配合的原則,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工具,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四、寫好“教學后記”, 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反思,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反思,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計劃更迎合實際需要。我們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善于發現,善于積累,善于研究小學英語教學法,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在教學中反思,在總結中提升教學水平。根據自己教案的預設與實際上課的情況,反思自己成功的地方,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值得改進的地方也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進行反思,如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何更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等。一兩句話說不完,關鍵要自己慢慢體會。
總之,教師可以通過恰當運用評價手段,激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采用科學的途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寫好教學后記,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來轉變小學英語的教學策略。進而為實現課堂優化教學,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G].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魯子問.英語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