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攀 吳德坤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共1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其中對照組使用普通護理方法,觀察組使用急診護理路徑。評價兩中不同護理路徑治療后患者相關參數和臨床療效。 結果 觀察組患者接診值確診時間為(19.28±2.17)min,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7.64±3.47)min (P<0.05);觀察組患者確診至接受針對性治療的時間為(25.87±3.64)min,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0.17±4.89)min (P<0.01)。觀察組可顯著改善患者腦部血流動力學和認知水平,顯著提高患者綜合功能評分且顯著提高患者臨床療效(P<0.05)。結論 急診護理路徑療效能夠顯著增加急性腦卒中患者治療效果和臨床療效,值得臨床借鑒使用。
[關鍵詞] 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路徑;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c)-0129-03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HEN Pan1, WU De-kun2
1. Emergency Department, Jining No. 1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2. CT Room, Jining No. 1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Methods 160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80 patients in each. The general duty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mergency nursing path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values of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s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time from admission to confirmed diagnosis time was much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9.28 ± 2.17) min vs (27.64 ± 3.47) min] (P<0.05). The time from confirmed diagnosis to receive targeted treatmen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5.87 ± 3.64) min vs (40.17 ± 4.89) min] (P<0.01).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rebral blood dynamics, th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 the FCA score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Emergency nursing pat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clinical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thus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Acute stroke; Emergency nursing path; Clinical application
隨著我國不斷老齡化不斷加速,老年患者突然急性腦卒中發病率不斷上升,由于急性腦卒中發病迅速,而發病早期進行溶栓治療的療效最佳,因此針對性強目的明確可具有可實施性的急診護理路徑十分有必要[1-2]。該研究以隨機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搶救效果以及預后質量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共160例。其中男性107例,女性53例,年齡21~70歲之間,平均年齡(45.7±9.4)歲。將1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觀察組中男5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45.3±11.3);對照組中男性56例子,女性24例,平均年齡(45.9±10.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比以及腦血管病相關風險因素均沒有顯著差異,具有組間可比性。急性腦卒中患者診斷指標確定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描述的診斷指標,并經過CT或MRI確診。
1.2 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
急性腦卒中患者受試對象全部符合入選標準且在排除標準以外。其中入選標準為:①患者確診為急性腦卒中患者;②急性腦卒中患者發病14 d以上;③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經主治醫生判斷,患者可以參與本次研究;④患者年齡在18~70歲之間;⑤患者無嚴重的心、肺疾病和意識障礙,能夠配合并完成檢查。排除標準為:①患者有既往精神病史或癡呆癥狀;②患者語言功能障礙或聽覺系統障礙,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③有嚴重的心、肝、肺等疾病。該研究有該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受試對象均由本人或法定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急診護理路徑,即采用傳統急診護理流程,急診接診護士證據主治醫生醫囑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吸氧及關注患者心電監護。
觀察組患者行針對性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路徑。具體包括接診前、接診、病情評估、術前準備和護送準備等。具體有醫護人員在接到急救電話后最快速度與患者家屬或相關人員取得聯系,詢問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癥狀。救護車備好常規使用藥物后與接診人員取得聯系,迅速到達接診地點,達到現場后迅速給予面罩吸氧,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按照醫囑用藥;等現場搶救工作做完后對患者進行轉移,轉移過程應平穩,動作輕柔且迅速;在救護車上,接通車上氧氣,打開心電監護并確認靜脈通道無扭曲、移位等;同時準備好應激儀器,如除顫器、吸引器、氣管插管等物品確保需要時能夠立刻使用。患者到達急診室后,迅速啟用急診護理預案,立刻對患者病情進進行評估,并采取急救措施包括開放氣道、吸痰、供氧等。進行完相應急救措施后,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等到相應生命體征穩定后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包括MIR、CT、血生化以及心電圖等,并召集相關專家進行現場或網絡會診并共同商定最佳治療方法并與患者家屬溝通確定最終治療方法。在專家進行會診的同時,護士進行術前準備,一旦最終治療方法確定可以最快速度開始治療。兩組患者術后治療均遵醫囑。
1.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自接診到患者確診的時間以及從確診到接受專業針對性治療的時間。同時參考《經顱多普勒超聲(TCD)的診斷技術與臨床應用》對患者顱腦內部的血流動力學進行評估,檢測患者收縮期峰血流速度(systole Velocity, Vs),舒張期末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 Vd),并計算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脈動指數(Pulsatility Index, PI)和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 RI)。其中Vm=(Vs+2Vd)/3;PI=(Vs-Vd)/Vm;RI=(Vs-Vd)/Vs,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n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 MMSE)對患者認知功能進行檢查。采用功能綜合評估量表對患者軀體功能以及認知功能進行評定,分數越高,患者的預后質量越好。同時計算患者總住院天數和總住院費用。
同時根據腦卒中患者二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標準和病殘程度的分級標準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定,其中痊愈為神經功能缺損好轉超過90%且病殘等級為0級;顯著好轉為神經缺損評分好轉46%~90%之間且病殘等級為1~3級;好轉神經功能缺損好轉為18%~45%;無效為神經功能缺損改善不超過17%??傆行?(痊愈+顯著好轉+好轉)/總病例數。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治愈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均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接診時間對比
如表1結果所示,觀察組患者接診值確診時間為(19.28±2.17) min,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7.64±3.47)min (P<0.05);觀察組患者確診至接受針對性治療的時間為(25.87±3.64) min,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0.17±4.89) min (P<0.01)。
2.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比較
由表2結果可以得出,觀察組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腦部學流動力學參數上有顯著差異。在基本認知功能的評估中,觀察組在MMSE和MoCOA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中急性腦卒中患者的腦部血流動力學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且認知功能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比較(x±s)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CA綜合功能評分的比較
如表3結果所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綜合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后,兩組患者FCA綜合功能評分不斷提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FCU功能評分顯著提高(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CA綜合功能評分的比較[(x±s),分]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如表4結果所示,對照組患者中8例治愈,42例顯著好轉,16例好轉,14例無效,總有效率為82.50%;觀察組中15例治愈,44例顯著好轉,15例好轉,6例無效,總有效率92.50%。通過χ2檢驗,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有顯著性差異。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n(%)]
3 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3]。隨著我國老年化的不斷加深,腦卒中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已引起臨床高度重視[4]。患者從腦卒中發病至患者接受到有效治療的時間至關重要,患者腦部血管梗阻越早得到緩解,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越低,患者預后越好[5-6]。因此制定一套科學且快速的標準化救助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的急診治療很有必要。由于腦卒中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療療效最佳,因此接診前、接診、病情評估、術前準備和護送準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同于協調規劃,最大程度的縮短患者診斷和準備治療方案的時間,為患者最終接受專科治療贏得時間,提高治療效果[7-8]。
本研究表明,使用腦卒中急診護理路徑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自接診至確診的時間以及患者自確診至接受??浦委熕璧臅r間。本研究對患者治療后的腦部血流動力學進行檢測,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腦部學流動力學參數上有顯著差異。在基本認知功能的評估中,觀察組在MMSE和MoCOA分別為(21.97±3.39)和(18.99±4.33)顯著對照組(21.97±3.39)和(18.99±4.33),表明觀察組中急性腦卒中患者的腦部血流動力學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且認知功能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與黃麗燕等[4]研究者報道的結果一致。提示我們采用急診護理路徑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治療,提高患者治療后認知水平和預后水平。在FCA綜合評分結果也表明,急診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治療水平,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2.50%顯著性高于對照組82.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我們急診護理路徑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路徑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自接診至確診的時間以及患者自確診至接受專科治療所需的時間,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和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綜合功能評分并可以提高臨床療效,可以臨床參考使用。
[參考文獻]
[1] Michelle M.Rohde,Susan J.Pazuchanics.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Case Study Using the Penumbra Stroke System[J].Journal of radiology nursing,2013,32(2):58-65.
[2] 崔玉紅,王梅,周愛華,等.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5(17):263.
[3] 郭紅梅.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7):225,226.
[4] 黃麗燕.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3):58-59.
[5] Cho SH,Yun SC.Bed-to-nurse ratios, provision of basic nursing care, and in-hospital and 30-day mortality among acute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an intensive care unit: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survey and administrative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9,46(8):1092-1101.
[6] Considine,J.,McGillivray,B..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pproach to improving nursing care of acute stroke in an Australian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0,19(1/2):138-144.
[7] 黃麗燕.急性腦卒中患者急診護理路徑的實踐探討[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7):645-646.
[8] 胡蘇. 急性腦卒中急診快捷護理流程應用效果的觀察[J]. 特別健康:2014(6下):7.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