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鳳


摘要:目的 探討晚間護理干預在縮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及降低其復發率中的作用。方法 統計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晚間護理干預能夠縮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降低其復發率。
關鍵詞:晚間護理干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復發率;作用
本研究對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探討了晚間護理干預在縮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及降低其復發率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1];將肝硬化肝癌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在外。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齡在31~78歲,平均年齡為(58.05±10.67)歲。在疾病類型方面,42例患者為肝炎后肝硬化,3例患者為原發性膽汁預計性肝硬化,5例患者為酒精性肝硬化;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在28~81歲,平均年齡為(56.35±14.13)歲。在疾病類型方面,40例患者為肝炎后肝硬化,5例患者為原發性膽汁預計性肝硬化,5例患者為酒精性肝硬化。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如果患者出血嚴重,則督促其絕對臥床,待病情得到有效緩解后進行緩慢運動。讓患者禁食,將其靜脈通道快速開放起來,對血容量進行有效的補充,止血、配血,必要的情況下輸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切實做好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工作,出血停止后常規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并對劇烈咳嗽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從而將腹壓驟增后門靜脈壓力升高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督促其保持通暢的大便等[2]。
1.2.2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晚間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①飲食護理。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使其晚餐不要吃得過飽,同時進食后應該停一段時間后再入睡,通常情況下進食和入睡之間的時間間隔為2~3h,從而對胃腸道血流量增加進而提升出血幾率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②睡眠體位指導。如果患者發生了消化道出血,則督促其盡可能去坐臥位,出血停止后督促其白天也要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勞累。晚上睡眠時對體位進行適當的變換,從而對過多采取仰臥位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囑咐患者起床過程中保持溫和的動作,切忌用力過猛,避免用力彎腰;③消化道濕化。提前教育患者在睡眠間歇期適量飲水,以對喉嚨進行有效的滋潤。運用空氣濕化器對房間濕度進行有效的調節,使其維持在60%~70%,始終保持濕潤的呼吸道。如果有感染發生在呼吸道,則給予對患者的原發病進行有效的治療,止咳化痰,從而對門脈、食管靜脈壓在夜間驟然咳嗽的作用下提升進而提升出血風險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④睡前指導。睡眠前應該對應激因素的影響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在患者出血停止及出院時督促患者不要過長時間看電視,如果需要服用藥物,以促進門靜脈壓力的顯著降低、對胃酸進行有效的抑制、對胃粘膜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則應該在睡前服用;⑤隨訪。在患者出院1w后定時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隨訪形式可以是家訪,也可以是電話隨訪等,時間為每天17:00?郯18:00,頻率為每月1次,從而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然后給予患者及時的指導和幫助。此外,還應該積極督促患者及其家屬認真執行晚間護理干預[3-8]。
1.3療效評定標準 如果患者的收縮壓在12.8kPa及以上,脈率在60~90/min,大便至多2次/d,沒有發生再次嘔血及黑便現象,則評定為顯效;如果患者基本達到上述標準,但大便在2次/d以上,則評定為有效;如果患者沒有達到有效標準,甚至死亡,則評定為無效[9]。
1.4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出血止血時間、復發情況及住院時間等進行認真的觀察和記錄,同時運用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干預行為各指標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包括疾病知曉度、良好生活方式、遵醫行為等,然后對其進行統計分析。
1.5統計學處理 分別用率和(x±s)表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然后分別用?字2和t檢驗組間比較。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時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4%(47/50)明顯比對照組74%(37/50)高(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出血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及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出血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復發率10%(5/50)明星比對照組24%(12/50)低(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干預行為各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的知曉度、健康信念、良好生活方式、按時服藥、遵醫行為、定期復查發生率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3討論
肝硬化門脈高壓極易誘發消化道出血,臨床發現其出血規律為夜間比白天多,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夜間睡眠狀態下患者具有更為興奮的交感神經;門靜脈血流及心輸出量在午夜時分達到最高值,進一步提升曲張靜脈內的流體靜脈壓,從而提升出血幾率;門靜脈壓力在人類體位從白天的直立體位改變為晚上仰臥體位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等。因此,臨床必須給予患者出血高峰時段護理以充分的重視[10]。
大部分患者的生活習慣是吃較為豐盛的晚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后,臨床要求患者長時間禁食,患者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感到饑餓難忍,具有較強的進食欲,給予多進食,胃在晚餐過飽的作用下鼓脹,壓迫周圍器官血管,進而提升門靜脈壓;出血時盡可能讓患者取左側臥位,這是因為通過對患者感受的耐心詢問,發現患者在該體位下比平臥位頭向一側偏更容易將口腔積血吐出來。停止出血后對患者的體位進行適當的變換,讓患者取近似坐位或左側臥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患者門靜脈壓力的有效降低,從而使出血得到有效的減緩;由于夜晚患者在入睡后集體會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度,收縮支氣管平滑肌,縮小支氣管管腔或使其變形,增加呼吸道的敏感性,如果患者有肝硬化腹水,那么臨床通常會對其水攝入進行控制,同時對其應用利尿劑,患者的口唇及呼吸道會在這種情況下變得干燥,因此應該允許患者運用空氣濕化器,夜間保持濕化的呼吸道,對晚夜間的劇烈及頻繁咳嗽進行有效的緩解,讓患者感覺舒適[11]。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出血的高發時段在晚夜間,臨床要想將門靜脈高壓癥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降低到一定限度,就必須切實加強患者的晚間護理干預。此外,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性會在應激出現不良反應的作用下增高,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加重患者的病情,誘發再次出血,因此臨床應該給予患者定時定期隨訪,通過對家庭隨訪記錄的建立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督促,使其認真執行夜間護理干預措施,從而將出血復發率降低到最低限度[12]。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總之,晚間護理干預能夠縮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降低其復發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顏美瓊.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675-677.
[2]張耀云.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干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44-145.
[3]王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1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5):54-56.
[4]張國花.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1,9(3B):669-670.
[5]賀中云.個體系統化飲食教育在預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09(15):125-126.
[6]朱素堯.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5):32-33.
[7]李美琦,曾暉,鄒龍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06):144-145.
[8]周瑞寧.頸外靜脈留置針穿刺輸液搶救肝硬化合并出血32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9):96-97.
[9]白留江.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險因素分析[J].肝臟,2012(11):825-826.
[10]許秀華,向曉星,周年蘭,等.肝硬化急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J].肝臟,2014(01):24-27.
[11]Shaffer R.S.Mok,Chijioke Ojiako,Ankur Kalra.etal.Rethinking an Algorithm:The Utility of the Techinicium 99 m Labeled Red Cell(RBC)Scanning for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LGIB)[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2,03(02):110-114.
[12]Lucio Ghio,Serena Puppo,Andrea Presta.etal.Venlafaxine and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Elderly Depression[J].Current Drug Safety,2012,7(5):389-390.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