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要:在現代中學生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中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也是越來越重要。提升中學生的藝術素養,推進中學生藝術辨別能力的全面提升,就要不斷增強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升中學生的美術視野,結合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建立自主性的美術學習型課堂。依靠信息化手段的普及和信息工具的使用,建立高效率的自主性美術學習課堂,提升中學生的美術素養,培養中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
關鍵詞:中學生美術課堂;美術教育策略;自主性學習;問題研究
1 自主性學習課堂的建立
要想在中學美術課堂上全面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就要全面落實實踐性的教育理念,建立高效率的學生自主學習型課堂。要根據學生對于藝術的追求和藝術的向往,向學生講解基本的美術知識,讓學生對于基本的美術關系和藝術思維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結合近代美術史上發生的經典人文故事來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優化學生的知識認知,提升學生的藝術觀念,增強學生對基本美術原理的理解。當然,光有老師的引導和對于知識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學生對于藝術的認知來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藝術化創作,通過藝術實踐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藝術感悟。例如,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靜態物體的寫實,如何根據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如何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點來描寫物體的空間感等。結合基本的美術原理通過美術實踐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藝術的理解,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美術實踐,獲得正確的藝術認知,滿足學生求知心理的發展。
2 學生課堂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教育界公認的一句名言,良好的興趣引導不僅帶給學生良好的認知邏輯,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現代化中學生美術學習課堂的建立,一方面是老師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充分的融合,在課堂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地展現出來;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學生的基本美術素質做一個簡單的了解,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態來制定課堂講課方略,促進學生對知識原理關注。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形成,主要是老師對于學生基本美術學習能力的定向化培養。通過不同教學資源的搭配和教學方式運用來提升學生關注知識原理,關注美術實踐,從學習中感悟實踐,從實踐中體味學習,做到美術實踐教育與課堂知識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感悟不同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知識視野,樹立良好的美術認知觀念。
3 學生美術心理的引導
基于學生心理的多元化變化,做好自主性學習教育,關鍵在于對學生自主學習問題的重點性把握和學生藝術學習的及時性疏導,引導學生樹立和塑造積極的心態,讓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點來看待問題。做好學生自主性學習教育還在于促進學生塑造正確的眼界,以積極的觀點來看待問題處理問題。老師要處在學習輔導的角度上來幫助學生提升眼界認識,通過學生自主性的解決方式來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自身的實踐來解決問題,確保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心理壓力得到舒緩,形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作為老師在學生自主能力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做好學生的自主能力教育,滿足于學生的學習問題解決的同時,還要滿足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完善,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價值觀。在促進學生認知水平不斷滿足的前提下,滿足于學生藝術素質的提升,確保學生自身積極價值觀的塑造。教育方式的普及,一方面來源于教育手段的運用,另一方面來源于教育理念的提升。通過對不同教育手段的優化組合來匯聚成獨特的教學模式,運用先進的中學美術教育理念來完善課堂教學體系,保障課堂學生學習的質量。同時,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匯聚優質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高效率的動手能力。還有通過特定的藝術教育場景,促進學生獲得正確的生活體驗認知,完善學生的知識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的藝術認知水準。
4 藝術實踐課堂體系的確立
多元化的藝術實踐體系的建立滿足于多種藝術教學資源的搭配,通過不同藝術手段的優化來達到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實踐認知。基于藝術教學理念,匯聚多種藝術教學思維,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整體認識。因為藝術教育重要的一點是提高對實踐藝術的重視程度,轉變自身的教育態度,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實踐藝術的魅力。關鍵是提升教師的知識視野和基本的教學素質,因為教師的視野格局決定著學習某學科所付出興趣的多少,教師不具備系統的教學視野格局,如何能夠有效提升最基本的學習熱情呢?所以教師具備較高的藝術視野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藝術實踐性課堂的構建除了搭配先進的教學理念外,還要注重基本藝術教學方法的運用和藝術教學邏輯的使用。單元化的“填鴨式”教學是難以滿足藝術素質教育對學科的要求,所以從根本上改變課堂的藝術教學模式是保障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實踐藝術基礎素養的關鍵所在。在基礎藝術實踐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藝術的思感化教育,促進藝術實踐教育普適性的增強,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在難以企及的純正實踐藝術邏輯方面做好藝術價值觀的教學也只是基礎性的鋪墊,是基本教育理念的達標而已。要想建立真正的藝術課堂格局必須滿足學生對美術學習的需要,合理搭配各種因素,提升學生的藝術水準,滿足學生對多元化藝術認知的需要,促進學生提升藝術創造思感,得到真正的藝術體驗。[1]
5 藝術教育的基本價值樹立
藝術教育在實踐的前提下,需要通過多種實際理論的客觀方法論的總結形成高效化的實踐價值,當然科技實踐的形態也是不一而足的,主要是通過釋放人的主觀能動性來達到藝術發展的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根據客觀規律改變世界,提高人類的藝術認知能力。單純的哲學科學化的指導不僅是自然規律的辯證統一,同時也是根據客觀規律相對實踐的過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高效化的實踐意義辯證和客觀實踐經驗積累,人不斷地釋放本能同時也在提升自己的本能意識,就藝術來講人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是跳脫于生物本能經驗之外的存在,具備創造和使用的能力。同時,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相對學習的能力,可以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不斷地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藝術認識水平,匯聚各種經驗的直觀理性化的認識形成了自身的藝術實踐觀念,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地進行創造,提高人的藝術創造能力。基于多種藝術信仰匯聚于中學生的藝術課堂實踐教育當中,充分地提升學生藝術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價值觀。
6 結語
中學生的藝術學習自主性的培養,除了必要的藝術興趣激發之外還要重視課堂教育方式,搭配不同的教育資源,合理運用多種藝術教育手段來滿足學生對藝術學習素質提升的需要,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學習認知,形成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提升藝術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崔營營.藝術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
[2] 張白露.藝術——永恒的人類精神家園——讀《藝術的意蘊》有感[J].藝術研究,2016(01).
[3] 楊光.高職院校藝術氛圍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