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
摘 要:秦韜玉的《貧女》和許蘭雪軒的《貧女吟》內(nèi)容上都是以貧女的口吻訴說人生的凄苦以及難嫁的悲哀,但詩的主題、寫作方法等又各不相同。本文從詩人生平經(jīng)歷與社會背景、詩的主題及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寫作方法三個方面對兩首詩進行分析對比。
關(guān)鍵詞:秦韜玉;許蘭雪軒;貧女;對比
中國唐代詩人秦韜玉一首《貧女》是中國人不陌生的唐詩,而無獨有偶,韓國朝鮮時期女詩人許蘭雪軒也寫下了題目內(nèi)容相似的詩《貧女吟》。本文從詩人生平經(jīng)歷與社會背景、詩的主題及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寫作方法三個方面對兩首詩進行分析對比。兩首詩分別如下。
貧女①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貧女吟②
豈是乏容色 工鍼復工織
少少長寒門 良媒不相識
夜久織未休 軋軋鳴寒機
機中一匹練 終作阿誰衣
手把金剪刀 夜寒十指直
爲人作嫁衣 年年還獨宿
一、作者生平經(jīng)歷及社會背景
秦韜玉,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數(shù)次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在宦官門下做幕僚。882年,進士及第。詩作不多,最有名的詩作是《貧女》。詩人秦韜玉生活的時期,是唐朝由盛唐走向晚唐的衰敗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逐漸走向衰落?;实鄄焕沓鹿僬茩?quán)腐敗嚴重;經(jīng)濟衰敗,社會貧富差距大;文學作品內(nèi)容多消極絕望。晚唐時期的朋黨之爭使官職選拔方法極為混亂,當時的文人們滿腹才華卻不能科舉及第,成為了這一時代的受害者。
許蘭雪軒(1563-1589),本名楚姬,號蘭雪軒,生于朝鮮明宗18年。出生于貴族家庭,后婚姻不幸并失去了兩個孩子,27歲時自殺了卻不幸的人生。自小和哥哥弟弟一起接受教育,文學才華出眾,在7歲時就開始自己寫詩。在苦痛的人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自殺時將作品全部燒毀,弟弟許筠整理了其中一部分流傳至今。許蘭雪軒生活的時代,是儒家思想盛行,男女地位嚴重不平等,女性被禁錮在家庭內(nèi),并禁止學習和參與社會活動,在三從之道、七去之惡等規(guī)范下生活的時代。③可以說是女性的黑暗時代。
二、主題及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
秦韜玉的《貧女》描繪了一個不隨波逐流勤勞聰慧卻因家貧難嫁的貧女形象。詩人雖以貧女的口吻訴說不幸的人生,然而詩人在科舉屢考不中屈于宦官門下做幕僚時寫下的這首詩卻是在表達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針線手藝極好、比起外表更注重內(nèi)在美得女子感嘆人生凄苦只能待字閨中為他人做嫁衣裳,詩人滿腹才華卻無用武之地和貧女同樣的感受到人生的絕望與憤慨。這樣的感慨也傳達了當時貧女難嫁、才子們科舉難及第的社會現(xiàn)象。
許蘭雪軒的《貧女吟》描寫了一個寒冷的冬夜仍然在為人趕制嫁衣的窮苦人家的姑娘,寂靜寒冷的深夜看著手下華麗的嫁衣心中無限的凄苦與悲涼。詩人通過這首詩批判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感嘆并同情作為這一時代受害者的女性們的悲憫命運。許蘭雪軒出生于兩班貴族家庭,和她筆下的貧女毫不沾邊,卻站在貧女的立場上寫出了這首《貧女吟》,將貧女苦痛絕望的心聲刻畫的淋漓盡致,她筆下的貧女就是朝鮮時代社會底層女子們的代表?!吧偕匍L寒門 良媒不相識”,“為人作嫁衣 年年還獨宿”,平民女子不能找到好人家的憂傷,讀者對階級分明的朝鮮時代可見一斑。貧女晝夜不分的勞作為他人縫制衣服的凄苦,社會貧富差距之大讓人為貧女心酸。
三、創(chuàng)作方法
秦韜玉的《貧女》和許蘭雪軒的《貧女吟》都是以貧女的口吻進行的獨白。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運用修辭典故等寫作手法,都是符合貧女身份的真摯淳樸的內(nèi)心獨白。秦韜玉的《貧女》是七言律詩,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比興手法分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秦韜玉的《貧女》運用了托物言志,借貧女之口感嘆自己的人生,更添了詩歌的韻味和感染力。
許蘭雪軒的《貧女吟》是五言律詩,分三部分具體地描寫了貧女的生活狀態(tài)。大概是詩人同樣作為女性的緣故,比起《貧女》更添細膩柔和的感覺?!败堒堷Q寒機”“夜寒十指直”,細膩的筆觸讓讀者感同身受那份寒冷與孤寂。“機中一匹練 終作阿誰衣”“爲人作嫁衣 年年還獨宿”看著嘆氣的貧女讀者也不由發(fā)出一聲嘆息。許蘭雪軒對于社會底層女性的憐憫以及社會制度無言的批判躍然紙上。
四、結(jié)語
本文從詩人生平經(jīng)歷與社會背景、詩的主題及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寫作方法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說明。詩人秦韜玉和許蘭雪軒雖性別不同且處于在不同的時代卻同寫了內(nèi)容相似的貧女詩,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不幸人生,都是時代的受害者。生活在階級分明、女性受封建壓迫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才有了同樣的貧女難嫁的悲哀。不同的是,秦韜玉運用比興手法表達的是因才子難及第的時代背景懷才不遇的絕望感嘆,許蘭雪軒則是身為女性對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憐憫以及對封建制度的斥責。
注釋:
①彭定求等.全唐詩[M],中華書局,1960:670.
②許楚姬.蘭雪軒集[M]:10.
③權(quán)午京, 安恩永. 為了外國人的韓國古典作家論[M].博而精出版社,2012:160.
參考文獻:
[1]車玉德.許蘭雪軒作品中出現(xiàn)的女權(quán)主義意識研究[D].梨花女子大學,1986.
[2]謝君.《貧女》之現(xiàn)象學美學賞析[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9(1).
[3]孫玉榮,胡輝.論“貧女詩”與唐代社會變革[J],溫州大學學報,2012(6).
[4]鄧文琪.許蘭雪軒和李清照閨怨詩比較研究[D].大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