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蔡連
【摘要】語音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語言整體水平的提高, 還影響到交際能否成功,然而語音學習中存在原因發音不飽滿、語調使用不規范、拖音、重讀層次不清、連讀生硬等問題。本文結合借助播音發聲技巧,探討了有效的英語語調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音語調 難點 播音發聲技巧
正確的語音、語調特別有利于聽、說能力 (交際能力) 的培養與提高。但是受漢語語調甚至是方言語調的影響,學生的英語語調根深蒂固。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甚至是錯誤的發音習慣是英語教師應當考慮的首要問題。
一、英語語音語調的“疑難雜癥”
之所以選擇英語播音專業的學生做教學嘗試,是因為他們是招生老師層層篩選后錄取的,語音基礎是很好的。但是在英語語音方面對于英語播音專業學生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停留在準確性上,還應追求優美性。
在正式做教學嘗試之前,筆者首先對1個班28個學生的語音語調做了摸底測驗,并對記錄作了歸類整理。
1.單詞發音不飽滿。英播學生的單詞準確性確實較高,但是普遍單詞發音不飽滿,最為明顯的是元音特別是雙元音發音不飽滿, 如time /ta?m /念成/tem/。
2.語調使用不規范。受漢語朗讀習慣影響,學生將句子里的單詞大量用降調朗讀,失去了英語原本的“wave” 軌跡。
3.拖音。拖音問題是比較突出的。一是短音長發,長音更長,人為的將單詞的發音時間拉長;二是小部分同學給單詞增加音素,如bread /bred/ 念成/bred?/。
4.重讀層次不明。句子主重讀、次重讀、零重讀的立體層次不分明,導致整體節奏感不強,樂感欠佳。
5.句子連讀生硬,隨意停頓,導致語流受阻而不夠流暢。
這些問題都是語音學習中的“疑難雜癥”。
二、播音發聲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探究學生的發聲方式,不難發現以下不足之處:口腔開口度偏窄、聲帶不夠松弛、發聲位置低垂、氣息較弱、共鳴不明顯等。歸納起來主要是口腔開口度不夠,氣息不夠,節奏感欠佳。受方言發音習慣影響而又未經科學訓練的發聲方式是導致這些發音問題的因素之一。
要想實現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優美的語音語調,“對癥下藥”是勢在必行的。
“日常發聲是播音發聲的基礎,而播音發聲則是日常發聲的科學化和藝術化。”播音發聲是科學發聲中的一種,是使用胸腔聯合呼吸法,以口腔、鼻腔共鳴為主,靈活運用口腔發聲器官及吐字歸音的技巧而發出的規范化、藝術化的有聲語言。為學生們所熟知的美國的VOA和英國的BBC都主要采用播音發聲的科學方式。因此,將這種科學性和藝術性植入語音教學,是有其可行性的。
三、播音發聲的借鑒
1.口腔開口度矯正。作為一年級英播的學生,其實他們有一定的科學發聲知識,但是他們還不能運用到英語語調學習當中。播音發聲的特點是聲音首先要圓潤,有光澤,這跟聲帶的松緊及口腔的大小及相關器官、肌肉的控制相關聯。學生單詞發音,確切的說元音發音不夠圓潤飽滿也是由于口型開口度不夠,聲帶的過緊。發音時開口不夠大,口腔氣流少,加上聲帶不放松,從喉咽部擠出來的元音發音就顯得干癟蒼白,欠缺美感。同樣,沒有氣息的支排和腔體共鳴,發音就顯得沒有穿透力和爆破感。
很多英語老師都建議學生大聲朗讀以改善口語,這是很有道理的。大聲說話時口腔開度大,反之則小。發音時正確的口型是半打呵欠時的口型或發普通話 “好”之前的口型。同時要注意面帶徽笑,嘴角微微上揚。訓練方法如下:張嘴像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頭自然放平。這個發聲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克服口腔開度不夠的問題。
2.氣息練習。學生氣息不夠長,并不是肺活量不夠,而是呼氣吸氣方式不對。一般沒有接受過發聲訓練的人在說話時都是用的“口腔音”,即聲音沒有足夠的氣息的支撐,更沒有頭腔的高位置,聲音往往是在鎖骨以上,鼻腔以下,發聲時聲音蒼白無力。而標準的英語發音應當是富有彈性,極具節奏感的。
為了更加直觀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先請2位語音較好的學生朗讀下列句子,并進行了錄音:
President Jiang Ze Min and Premier Zhu Rong Ji have shown genuine leadership in committing China to open its markets and abide by global rules of fair trade.
然后對比錄音和原音,學生清晰直觀地發現了差異。原聲氣息平緩,即便句子較長但是念起來依然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學生朗讀念到“genuine”,因氣息不夠而提前隨意停頓,導致后半句中的連讀顯得吃力,而且失去了英語的“wave”本色。整個句子發音顯得磕磕巴巴、語流不順暢,更不用說美感和藝術性了。
幫助學生練習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聞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進其香氣,控制一會兒后緩緩吐出。
(2)吹蠟燭:模擬吹滅生日蠟燭,深吸一口氣后均勻緩慢地吹,盡可能時間長一點,達到25-30秒為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氣后,從牙縫中發出“咝——”聲,力求平穩均勻持久。
(4)數數:從一數到十,往復循環,一口氣能數多少遍就數多少遍,要數的清晰響亮。
(5)用繞口令或近似繞口令的語句練習氣息。
3.英語廣播電視節目的示范功能。孟憲忠老師提到過:“It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imitation is the best and soundest method in learning pronunciation…”模仿是學習標準語音語調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模仿資料當然是英語廣播電視節目。所以在語調學習中,應當充分發揮英語廣播電視節目的示范功能。模仿新聞的干凈利索和鏗鏘有力,可以改掉學生有拖音的毛病;模仿如談話節目的輕松自然,可以改善學生發音過重的缺陷;模仿“UP CLOSE”中主持人徐亦怡的豐富優美的語調,則可以針對學生不習慣使用八種基本語調;模仿不同風格的詩歌,則是針對學生念什么都是一個腔調的問題。
試以一次“UP CLOSE”的開場白模仿為例。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UP CLOSE! Our guest today is an actor who is performed on both sides of Pacific,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Before we invite him on stage, lets take “Up Close Look—Wang Luoyong”.
…
Everyone, please join me and welcome Wang Luoyong to UP CLOSE.”
在這段開場詞的模仿中,需要學生注意的點是:低升調和高平調的使用、停頓和換氣以及連讀。特別是學生普遍不習慣使用的低升調在hello, everyone,today,States,stage,Look這些詞的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句中的“me”是虛詞,理論上應當念得輕、低、快,但是主持人卻采用了高平調的念法,目的是為了調動現場氣氛隆重請出嘉賓。
四、小結
播音發聲的訓練有助于從根本上改善英語語音語調,科學的口型、科學的換氣和藝術化的語調,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英語發音的優化。當然,英語語音教學中教師切記自己的導師職責。要細心觀察學生發音的問題所在,并有針對性的利用最為直觀的模仿資料進行示范和矯正。
參考文獻:
[1]白龍.播音發聲技巧[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2]孟憲忠.英語語音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大學出版社,2003.
[3]錢乃榮.現代漢語[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4]汪佳奇.新聞英語聽力大突破[M].南昌: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5]湯富華.英語語感訓練1000句[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
[6]汪文珍.實用英語語音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