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顏色詞不僅可以表達自然界斑斕的色彩,還反映了獨特的價值取向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顏色詞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氛圍中具有不同的含義和內涵的現象普遍存在,受各國文化背景影響,相同的顏色在語義上既有相似又有相異,在修辭上有褒有貶。研究和發掘顏色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和語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際及翻譯中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顏色詞 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 民族特性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密切,中英文化也不斷交融,相互滲透。然而,由于中英文化差異,顏色詞的象征意義也存在極大差異。本篇論文旨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典型的顏色詞,通過對比分析,加深對中英文化的了解,進而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隱喻與顏色詞簡介
隱喻是一種比喻,用一種事物間接表示另一種事物。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顏色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感知,大千世界色彩豐富無比,人們生活在色彩的世界中,每天的生活都會有顏色,人們生活在色彩之中。在人類語言里,存在著大量記錄顏色的符號——顏色詞。這些詞語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內涵。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的人們或雖屬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和同一地域的人們,分屬于不同社會集團或社會階層的成員,對各種顏色符號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對顏色的理解不同。這種不一樣在語言學上具有積極的意義,它使得顏色詞具有多種聯想意義,具有研究的可能性。
對于每個人來講,他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這些顏色或相同或者不同。他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其個人愛好。更進一步講,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顏色愛好,反映其地區,民族和國家的偏好,更是反映其地區,民族和國家的審美傾向和愛好表達,甚至是其民族內在特征。
例如: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日本人不喜歡紫色,認為這是悲傷的色調,最忌綠色,認為是不祥之兆;美國人昵愛白色,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偏愛黃色,認為是和諧的象征,喜歡藍色和紅色,認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他們忌諱黑色認為黑色是肅穆的象征,是喪葬用的色彩;韓國人珍愛白色;土耳其人喜歡緋紅色和白色,同時,也愛好帶有宗教意味的綠色,他們一般喜好鮮明色彩;哥倫比亞人喜好紅色﹑藍色和黃色,在商品上好用圓形三角形及六角形包裝;巴拉圭人普遍喜歡明朗色彩,象征國內三大政黨的顏色是紅色(全國共和聯盟)﹑深藍色(自由黨)和綠色(二月黨)。使用這三種顏色時,要特別謹慎;美國多數人喜歡鮮艷的色彩,西南部地區男女老少均喜歡青靛藍色商品,包裝傾向于采用一種特定的色彩或配色,從色彩上使人意識到是某種商品美國人認為只有白色才能帶來好運氣;墨西哥人喜歡紅色﹑白色和綠色,代表國家的紅色﹑白色和綠色被廣泛使用于各種裝飾;巴西人對紅色有好感,認為紫色表示悲傷,黃色表示絕望,這兩種顏色配在一起,會引起惡兆暗茶色表示將要遭到不幸;秘魯人喜歡鮮明的色彩,紅紫和黃色備受青睞,其中紫色為10月份舉行宗教儀式使用的顏色,平時避免使用;委內瑞拉人對色彩很有講究,如白色﹑紅色﹑茶色﹑綠色﹑黑色分別代表該國的五大政黨,一般不用在商品包裝上,國旗為黃﹑紅和藍色;古巴人受美國影響很,對色彩的喜愛與美國相似,一般居民喜歡鮮明的色彩;英國人把薔薇作為國花,他們喜歡淡雅色彩,但對綠色十分反感,英國忌諱大象圖案和用人像作為商品裝潢。
二、英漢顏色詞的隱喻相通點
語言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語言,人們用它進行交際,交流思想,以便在認知現實、改造現實的過程中協調相互之間的行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人們用它表達和感情,各種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都要通過語言傳遞出來。人們用語言記錄歷史,古人的名言金句都要通過語言來傳播和傳承。所以,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語言,而且是一種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人們想到的一般都是手拿腳踩的物件,如鋤、槍、車之類,不會把語言列入工具一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工具是進行生產勞動時所使用的器具,鋤、槍、車等固然是器具,語言何嘗不是?只不過它不是手拿腳踩的器具,而是口說的“器具”;不是進行生產勞動的器具,而是協調人們生產勞動的“器具”。它比任何器具都簡便有效。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聊天時為了讓描述的事情更傳神往往會加上聲音來增加真實感,例如:昨天半夜我家的貓和狗不知怎么了,喵喵汪汪叫個不停,或是廚房正為了豐盛的晚餐忙碌中,經過時能聽見菜鍋上煎肉滋滋作響,讓人忍不住流口水。英文里有兩類詞語的音響效果特別好,一類是擬聲詞 (onomatopoeia),也就是模擬聲音的詞語,如buzz(嗡嗡聲),這模擬的是昆蟲(如蜜蜂)發出的連續低沉聲,也可用來描述機器(如電話)類似的(嗞嗞聲)。
同樣,顏色詞在中英文中也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黑色容易讓人想到黑夜,內心就會感到恐懼,陰險等。例如:英漢中都有“黑錢”—black money,“黑市”—black market。白色也有不好的意思。例如:“白事”—funerals;另外還有純潔的意思,例如:“純潔的心靈”—a white heart。紅色都有高興,喜悅,幸福之意。西方把節日稱為“red-letter days”等等。
三、有代表性顏色詞的對比分析
顏色詞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氛圍中具有不同的含義和內涵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同國家文化,習俗和歷史背景之下,深受本國文化影響,體現該國文化和習慣。
1.“紅色”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含義。中國文化中最為崇尚的顏色就是紅色,來自太陽,象征著吉祥、喜慶和幸福。如:“紅人”,“走紅”等習慣表達。老百姓堅信紅色可以辟邪,如本命年穿紅色衣服,佩戴紅色腰帶;婚禮傳統服裝均為大紅色;新年要互送紅包等習俗。紅色還象征著革命,如“紅色政權”、“紅軍”等。東亞股市中,紅色意味著股價上漲。英語文化中紅色(red)主要指血的顏色,令人聯想到“暴力”和“危險”,如“red revenge”(血腥復仇)、“a red adventure story”(一個令人緊張的冒險故事)等。此外,紅色也象征著官僚主義,如“red tape”(官僚主義);還象征著放蕩,如“a red waste of youth”(因放蕩浪費的青春)。北美股票市場上紅色意味著大盤跌落,同樣,red還指“負債”“虧空”“赤字”,如“red ink/figure”(赤字)、“in the red”(虧損)、“red balance”(赤字差額)等。由此可見,紅色在英語文化中趨于貶義。
2.“黃色”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含義。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紅色的一種發展變異,如 “黃道吉日”。黃色象征中央政權,所以黃色便為歷代封建帝王所專有,如“黃袍”、“黃鉞”、“黃榜”、“黃馬褂”等等。或表示與“性”有關的——黃色電影、黃色書刊、黃色光碟等,這些名稱中的“黃”應該是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褻的)等。而西方文化中的黃(yellow)表示水平低,文化涵養差的書刊(如 yellow press黃色報刊,yellow journalism黃色辦報作風)。
3.“白色”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含義。在中國文化中,白色是一個基本禁忌詞,體現了擯棄和厭惡,象征死亡、兇兆。如喪禮上穿白色孝服,喪事稱為“白事”,罵人叫“白癡”,“白臉”為奸雄等。西方人認為白色高雅純潔,所以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如新娘在婚禮上穿白色禮服,代表愛情的純潔和婚姻的貞潔。
4.“黑色”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含義。在中國人的傳統心理上,總是把黑色與“壞、不好、黑暗、奸惡”等聯系在一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也象征莊重、威嚴和尊貴,如:“Black suit(黑色西裝)”和“black dress(黑色禮服)”是西方人最崇高的傳統服裝,在莊重的正式場合,達官貴人、名流學者等都喜歡黑色的服裝。
綜上所述,中英顏色詞是在各自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和習俗背景下形成的語言表達的一種,因文化的相通性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的表達意思,但也有相異的地方。只有了解顏色詞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義,才能真正了解顏色詞背后的意義,才能夠有效的進行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分享。
參考文獻:
[1]汪麗炎.漢語修辭[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1998.
[2]包慧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李勇忠,李春華.認知語境與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27.
[4]劉皓明,張積家,劉麗虹.顏色詞與顏色詞認知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5,(1):10.
[5]于逢春.論民族文化對顏色詞的創造極其意義的影響[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5):90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