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 根據(jù)《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紀律處分是指當學生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相關(guān)管理規(guī)定,學校根據(jù)學生違紀行為的性質(zhì)和過錯的嚴重程度做出的相應(yīng)紀律處分。本文從心理、獎勵資助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三個角度去分析高校違紀學生的影響,并對高校在對學生的違紀處分過程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關(guān)鍵詞 高校 違紀處分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84
Abstract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gulations of"College Students regulations", the disciplinary action is when students viol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chool-related regulations, school student misconduct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and nature of the fault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disciplinary actio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entive funding three perspective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student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student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isciplinary action.
Key words college; disciplinary action;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由于我國民主法治建設(shè)日益加強推進,學生們的民主法治意識逐漸加強,高校日益成為學生們起訴的主要對象,高校如何完善對違紀學生的處分規(guī)定,如何正確行使處分權(quán)利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健康有序的違紀處分體系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助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預防違紀行為的發(fā)生,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高校對大學生的違紀處分關(guān)乎大學生的前途和命運,但是學生對高校處罰的不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紀律處分的執(zhí)行過程和其他違法行為、證據(jù)收集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1違紀處分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像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違紀處分對高校學生產(chǎn)生了積極和消極雙重影響。處分的作用在于杜絕違紀違法行為的再發(fā)生,約束人性的弱點。處分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觀念;維護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秩序。因此,對社會而言正確適當?shù)奶幏挚梢杂行У木S持社會秩序和公序良俗。對個人而言,處分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因為人們總會對激勵做出反應(yīng)。如果一個人違反了紀律而不受到處罰,那么因為違反紀律而對他自己帶來的“益處”會激勵他再犯,這時候就需要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和限制,甚至加以物質(zhì)上和精神上的處罰。而這種處罰對于個人而言是一種成本負擔,經(jīng)濟人在進行了行為的收益和成本分析后,會做出更加合理的選擇。
1.1 心理方面
(1)積極的影響。違紀處分對在校學生的積極影響在于警戒同學們再次犯相同的錯誤,同時可以讓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正是“三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對于是非對錯的認識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通過處分能讓大學明白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錯的。而這種是非曲直的辨別能力將影響大學生終身的成長。(2)消極影響。不合理的處分可能導致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產(chǎn)生,心理學家將此行為稱為“習得性無助”。塞利格(1967)認為有機體在經(jīng)歷多次失敗后或挫折后,會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對于本身習慣不好的學生的處罰容易導致此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因此對此類學生處罰要做好事前事后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發(fā)揮紀律處分的積極作用。
1.2 紀律處分對高校學生獎勵和資助的影響
高校在對違紀學生進行處分時,除了要考慮到紀律處分對學生的長短期影響外,還要考慮到對學生在校期間的獎勵和資助的影響。對大部分高校而言,沒有紀律處分是對學生進行獎勵資助的必要條件。因此紀律處分的實際影響就遠遠大于《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對其進行的限制。這使得學生實際受罰的程度會遠大于應(yīng)承受的處分,這會讓學生感覺嚴重不公平。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啴斔梗?965)認為實際的付出和匯報不成正比時,人們就會減少付出,使得付出與匯報對等。同理,當學生受罰超過了其認為的理所應(yīng)當?shù)奶幜P時,他們就會感覺不公平,心理產(chǎn)生失衡。為了感覺公平,人們會做出破壞的消極行為,以使其行為與其受罰相當,從而平衡心理。如此就失去了處分的意義。
1.3 紀律處分對高校學生就業(yè)的影響
高校將學位證與部分嚴厲的處罰掛鉤,使得某些受過嚴厲處罰如留校察看和記過達到一定次數(shù)后就沒有資格申請學位證書,這無形之中加大了實際處罰力度。同時,紀律處分計入學生檔案并無法撤銷使得學生一犯錯誤就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一方面,沒有學位證書會使得學生在就業(yè)的時候喪失競爭力,會給學生未來進入社會的成長成才之路添堵;另一方面,處分計入檔案伴隨終身的做法,實際上是一次犯錯終身受罰的行為,這和法律上依罪量刑的原則有根本性地沖突。給學生的錯誤打下終身烙印,實際上等于不寬恕學生犯的錯誤,因此學生就會想既然不寬恕何必要改正。那么此時紀律處分就喪失了其教人改過的初衷。
2高校違紀處分的對策建議
違紀處分不僅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多方面的影響,它還進一步影響學生的經(jīng)濟物質(zhì)利益,甚至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當對違紀學生進行處分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一個處分關(guān)系學生的一生。合理的對學生進行違紀處分是高校維持正常教學教育秩序,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必要手段。使得大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成才。高校做好違紀處分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2.1 事前預防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楊光坤(2013)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類階級社會的全部歷史,古今中外的思政教育差別只在于政治方向、教育內(nèi)容和智慧底蘊。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新階段,做好思政教育有助于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思政教育是解決絕大多數(shù)思想問題的利器,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做好思政教育卻又難上加難。加強思政教育樹立學生的紀律觀念是做好違紀處分的預防工作的萬能利器。樹立正確的三觀,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務(wù)。馮瑞銀(2014年)提出了“四個統(tǒng)籌”的方法減少違紀功利的基礎(chǔ)。一是統(tǒng)籌學程,二是統(tǒng)籌課程,三是統(tǒng)籌課堂,四是統(tǒng)籌利益與道德修養(yǎng)?!八膫€統(tǒng)籌”的方法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樹立學業(yè)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意思,減少違紀的功利基礎(chǔ)。
(2)加強基礎(chǔ)工程建設(shè),提高違紀信息收集處置能力。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應(yīng)該被放置到一個基礎(chǔ)性的位置上。高校各個部門,如學生所在學院、寢室后勤部門、班級輔導員等機構(gòu)人員應(yīng)當形成一個聯(lián)動機制,及時有效的傳遞彼此掌握的學生動態(tài)。有效的將“犯罪扼殺在搖籃之中”。
(3)調(diào)整獎懲助貸政策,避免隨意擴大紀律處分的后果。對學生的處分要適度是應(yīng)該堅持的重要原則,防止處罰被實質(zhì)性擴大到物質(zhì)經(jīng)濟利益上。避免學生因為一些“小錯”,而喪失了本應(yīng)獲得的獎勵;或者,喪失了助學金獲得資格,而加重家庭經(jīng)濟負擔。
2.2 事中處理
(1)事中處理要秉著及時、公平、適度的原則。學生出現(xiàn)違紀行為高校,特別是輔導員要第一時間出面解決問題,做到及時原則。只有及時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才能盡可能了解事情的原由,做出公平的處罰。因此及時原則是公平原則的重要基礎(chǔ)。只有對學生公平的處罰才能真正做到適度。適度的處罰不僅可以懲戒學生再次犯錯誤,教育學生成人成才,還可以避免學生因不滿而“大鬧”學校。
(2)建立以預防和改正錯誤為目的違紀處分制度。違紀處分目的在與警戒學生犯錯誤,以及在犯了錯誤之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應(yīng)當是違紀處分的初衷。因此在制度學生紀律規(guī)范的過程中,應(yīng)當有相關(guān)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措施和制度規(guī)定,如處分的撤銷條款。
2.3 事后教育
違紀處分作用的發(fā)揮在于事后教育的及時和方法得當,事后教育是輔導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1)及時做好紀律處分后學生的思想工作。輔導員應(yīng)當做好紀律處分后學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輔導員應(yīng)當向?qū)W生解釋說明違紀處罰適用的規(guī)定,讓其知曉學校紀律政策。一方面,可以向?qū)W生宣傳紀律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避免讓學生產(chǎn)生處分的隨意性;其次,輔導員應(yīng)當幫助學生做好違紀行為的分析工作,幫組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以最終改正自己的錯誤,達到處罰的真正目的;最后輔導員還應(yīng)當做好學生違紀處分后的心理輔導工作,避免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
(2)建立違紀處分的撤銷制度。撤銷違紀處分的制度實際上是實行一種寬恕制度。實行寬恕制度才能真正有效的幫助大學生改正錯誤,并讓其學會寬恕和寬容別人。大學生在校期間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犯錯而必須接受學校的處分,但是只要符合學校有關(guān)規(guī)定,在一定期間內(nèi)是可以申請撤銷違紀處分的。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意識到自己必須端正態(tài)度與行為才能達到學校撤銷處分要求,所以會從另外一個角度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盡最大可能撤銷處分。這正是學校開展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契機,學生們自我意識的提高更加方便了老師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彰顯了撤銷違紀處分對學生思想教育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參考文獻
[1] 李寬.違紀大學生與一般大學生的內(nèi)隱自尊、外顯自尊和心理防御機制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
[2] 郭杏兒.撤銷違紀處分對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積極作用研究[J].科教文匯,2015.
[3] 孫帥梅.高校學生紀律處分的法律研究[D].復旦大學,2013.
[4] 鄭長利.當代大學生違紀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
[5] 馮瑞銀,李建紅,常立生.地方高校學生違紀規(guī)律及對策研究——基于河北某高校大學生違紀處分檔案資料分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4.
[6] 張月青.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違紀的特點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
[7] 劉宏達,許亨洪.高校違紀大學生矯正教育的路徑創(chuàng)新[J].教育科研與實驗,2015.
[8] 葉穎華.高校學生處分權(quán)探析[D].復旦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