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宇
摘 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綜合力量,必須采取多項措施合力推進。而開展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群眾文化;新農村;建設;作用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218-01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8億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60%。2003年,中央在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難點都在農村。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能進一步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下面就群眾文化活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進行三方面的闡述。
一、開展培訓活動,培養文化人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中,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不僅能夠推進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能夠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進程。文化活動可以帶動農村鄉村文明建設,而鄉鎮文化站扎根于基層,可以架起溝通農民心靈的橋梁,給弱勢群體帶去關懷。
鄉鎮文化站,是農村群眾文化的最基層單位,直接關系到農村文化活動開展的程度。培養農村文化建設的新型合格人才,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和基礎問題。因此,要開展好農村文化工作,就必須從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素質抓起。多年來,由于各縣(市)區鄉鎮文化站絕大多數被合并或撤消,原有的文化站站長或改行或回家,新上任的站長多數是兼職或是從沒做過文化站工作的人來從事這項工作,因而造成人員流失和農村文化工作的不稱職。為了培養后備力量,提高農村文化工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們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創作調研部在市委黨校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全市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班”,在這短暫的培訓時間里,我們為文化站工作人員講授了群文理論知識、攝影知識和檔案知識,我們還特聘省群眾藝術館孫榮欣老師,就當前群眾文化的動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知識進行了講解,使文化站工作人員對群眾文化工作有了明確的認識,對部分專業技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還對當前農村文化工作改革的新思路,新舉措進行了分組討論。豐富的學習內容,使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在短時間內,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并掌握了部分工作技能,提高了基層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為培養農村文化復合型群文工作人才,為開展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種培訓活動,為恢復文化站儲備了后備力量,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文化人,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開展文藝演出活動,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推動作用
當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伴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必然產生對文化的需求,農民的富裕,知識的更新,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及時滿足其精神需求,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步入新的生活。
例如:從今年年初,我館文藝輔導部就將“文化下鄉”工作納入了議事日程,一年來舉辦了迎新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五周年、迎綠博等文化下鄉演出活動,精心組織演員、挑選節目,分別到鐵鋒區查罕諾村、向陽村、龍沙區大民屯,及建華區東市場小區、瀏園小區、龍沙區青云小區進行演出,將百余個節目奉獻給了廣大觀眾,及大地豐富了農村及社區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位,受到了農村群眾及社區居民的歡迎。同時,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民主,樹立優良村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館為了加強農村文化的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在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克服了自身業務經費緊張的困難,分期分批地對部分縣文化館進行了大量投入。今年市藝術館將周末大舞臺演出地毯送給了甘南縣文化館,解決了他們演出場地缺少設備的問題。又將館里現有的民族演出服裝、電子琴、長號、架子鼓和薩克斯等十余種樂器,送給了拜泉縣文化館,為他們解決了缺少演出樂件和服裝的問題。這些投入,為這兩個館開展好當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解決了實際困難,保證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條件。
這些演出活動,充分發揮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優勢,成為農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使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構建了新農村建設的合諧音符。農村的文化生活不能單單只停留在秧歌、二人轉的內容里,應該注意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讓農民開闊視野,補充新的文化營養,培養多品位的新型農民。